1.蚂蚁搬家作文
2.关于友情的作文600字哦
3.2011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4.绝句古诗改写作文500
5.大自然的文字还有那些?
6.大自然的文字课后习题答案
龙宫风景区的介绍
龙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南郊,距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27公里,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与黄果树风景区毗邻,距省会贵阳市116公里。龙宫是贵州接待条件最成熟、景观最精华的黄金旅游点之一。龙宫风景区以水溶洞群为主体,更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件于一身,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有着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中国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国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风景。 龙宫同时是游戏《梦幻西游》中12门派之一。
散文:龙宫游记
在云贵高原上,岩溶地貌是最典型的地貌;这种地貌,国内外学术界均以南斯拉夫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区喀斯特地貌高原的地名来命名,所以又称之为“喀斯特地貌”。在这种地貌下,地表犬牙参差,崎岖不平,常常有石芽,石林,溶沟,漏斗,天坑,落水洞,坡立谷,盲谷,溶蚀洼地,等等;而山内,往往多溶洞,飞瀑,峡谷,峰林,绝壁,溪流,丹霞,壁画,等等。很多溶洞内,石笋,石柱,石桥,石像,石佛,石雕,石瀑,石钟乳,石的飞禽走兽,石的奇花异草,应有尽有,无所不有。而每一种景观,都千奇百怪,仪态万千,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一旦睹之,总会让人心旷神怡,思接千载,拍案叫绝,叹为观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云贵高原的天生丽质,婀娜多姿,这正是美好人生旅游的绝佳去处。
而龙宫,则是云贵高原上琳琅满目的溶洞中,最美丽的一个。她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南郊,与黄果树风景区毗邻,是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据资料介绍,她是贵州省接待条件最成熟、景观最精华的黄金旅游点之一。风景区以暗河溶洞为主称奇,兼具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里面有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有中国最大的洞穴佛堂,有中国最大的洞中瀑布,有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风景;洞内生态环境尤佳,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低。龙宫中心景区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余个,荣获世界吉尼斯记录。至今,有很多美丽的溶洞,还“养在深闺人未识”。
身为云贵高原人,我曾游历过不少的溶洞,如贵州省境内凤冈县的三元洞、道真县的仙米洞、绥阳县的双河洞、织金县的织金洞;我也游历过不少的石林,如云南省石林县的路南石林,而身边大大小小、林林种种的石林就更不消说。可遗憾的是,尽管全国很多风景名胜我都不辞辛劳、千里迢迢、翻山越岭的去拜访过,却独独没有去光顾过近在咫尺的龙宫。没有及早去的原因,可能在于,一则,因为很近,心想总有机会去,“最美夕阳红”,留在人生的夕阳西下时再去,也未为晚也;二则,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罢,因为看惯身边的奇山秀水,反倒对这些就习以为常了。所以,面对龙宫这样的美景,迟迟没有一睹芳容,真有点愧疚和汗颜。身边去过龙宫的人,回来后一提及龙宫,无不手舞足蹈,口绽莲花,啧啧称赞。对于我这个对花鸟虫鱼、山水田园情有独钟的人来说,这些零零碎碎的言辞,无疑会勾起我迫不及待的憧憬与向往。但是,这样的好景,如果没有三五个知己一起,一个人独自去领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所幸的是,今年元旦期间,因为北京的几个朋友前来贵州游玩,他们将去西江苗寨,黄果树瀑布,龙宫,青岩古镇,这便遂了我多年的心愿。
云贵高原的冬天,少有北国的雪景,也难有南国的峥嵘,水瘦山寒,总免不了有几分萧瑟;加之,前一天的天气预报说有小雨,气温也只有几度。我想,此时去游龙宫,应该是一个不很理想的决定吧。但是,既然朋友们执意要去,我作为主人,又能够说些什么呢?这样想着,不免有点惴惴不安。而巧的是,第二天,天空虽然不是很明澈,但太阳的脸还是露了出来;而温度,也升高到十四五度了。天随人愿,天公似乎偏要给远方的客人一份格外的友好,一份格外的热情。因为头一天游览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黄果树大瀑布,晚上宿于安顺;第二天一大早,乘着这样的好天气,我们就从安顺出发,直奔龙宫而来。
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中心景区由卧龙湖、龙门飞瀑、石趣园、天池、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要游完龙宫全景,得花一整天的功夫。按照朋友们的行程,游览后当日还得赶回贵阳,次日要去青岩古镇。所以,我们一行六人来不及游览“山不转水转的旋水奇观”的漩塘,来不及游览“山光水色,岛屿相连,奇峰林立”的油菜湖,也来不及游览“云雾缭绕,飘飘欲仙”的仙人箐,就迫不及待地向中心景区走去。
从景区大门入口进来,沿着一条河流而上,行走三百余米,可以看到河里有一个湖,曰“卧龙湖”。一条长龙横卧水中,看那架势,似蓄势待发,欲飞升而去。再行走一百余米,便到了被称为“中国地下瀑布之冠”的龙门飞瀑。她宽约二十几米,高约五十米,水墙壁立,惊涛奔涌,水花飞溅,蔚为壮观。而此时恰为枯水时节,居然能够目睹她的英姿飒爽,这便难得,要是在丰水时节,那就更为气势磅礴、景象万千了。从龙门飞瀑旁,乘电梯升高80米,走完一段一百余米的长廊,往上,就是石趣园,石峰林立,怪石嶙峋,尽藏在森林覆盖率高达90%的林海深处,曲径通幽,别有雅致;往下,沿着石阶而下,就能够看见一个椭圆形的湖泊,谓之“天池”,也叫龙潭。天池是一个天然的山间湖泊,面积不大,约1万平方米。她的深处30多米,水色澄碧,浅处只有几米,清澈见底。她的周围悬崖峭壁,犹如刀削。她的身边,古木环绕,有的巍峨林立,耸入云天,有的旁逸斜出,向湖面延伸。其间,有一株古木,扎根于石隙间,枝干刚健,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听说夏季时,枝叶茂盛,宛如华盖,而今,叶子虽然早已零落,但气贯云天,更显精神;还有一株珍稀保护植物鹅耳枥,也听说每逢花季,青翠的叶片上便会绽放出朵朵红色的小花,可惜我们来得却不是时候。千百年来,天池就在这样的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无论风雨,无论春冬,安详地静卧在那里,静如处女,澄绿似玉。先前我们看到的龙门飞瀑,就是从她的一侧奔涌而下。我们一行人下到池边,兴致勃勃地乘船向龙宫驶去。
我们乘坐的船,是一只游览观光船,只能容纳10人左右。远远看龙宫的入口,扁平而低矮,就像鱼儿浮出水面,在专心致志地张嘴吞食。船行几分钟,便到了龙宫的入口处。洞里的凉风徐徐而来,有一丝丝的凉意。如果说天池是一个明湖,那么龙宫则是一条暗河,她们一明一暗,连在一起,浑然天成,明处豁然开朗,暗处幽谧莫测,就像一对情侣,一个阳刚坦荡,一个阴柔含蓄,一个洒脱奔放,一个秀外慧中。
龙宫长达15公里,洞内冬暖夏凉,全年恒温在16℃至20℃之间,且景观丰富,目不暇接,水溶洞的长度、景观价值皆为国内之冠;目前已探明的水溶洞总长度约为5公里,由五个水溶洞构成,分别称为一、二、三、四、五进龙宫。三、四、五进龙宫,目前尚处于待开放状态,据介绍那是龙宫里最美的地方。根据探测,三、四、五进龙宫内,水流平缓,亦可乘船游览,洞中石钟乳遍布,石柱林立,石幔高悬,一景一物,造型优美,惟妙惟肖,形态各具。而那,只有在下一次游览时领受了;这一次,我们只能游览一进龙宫、二进龙宫了。
一进龙宫,位于天池与蚌壳岩之间,为龙宫地下暗河的水平面最低伏流段,总长度840米。一进龙宫共六个厅,我们先来到第一厅。第一厅是“群龙迎宾厅”。大厅半没于水中,洞顶悬垂下来的数十条钟乳石,酷似龙形,雍容大度,热情张扬,跃然壁上,呼之欲出,就像群龙迎宾。而“厅”外,有几个大小不等的“门”,想必那些“门”或通向书房,或通向卧室,或通向厨房。在厅里,高的方桌,矮的茶几,坐的靠椅,摆放有致;端茶的仙女,笑语盈盈,顾盼有神。而灯光倒影水中,又散射回周围的.石壁上,整个环境柔和温馨,轻松舒适,给人一种宾至如归之感。第二厅是“浮雕壁画厅”。这是一处宏大的厅堂,金碧辉煌,宽敞开阔,给人一种大彻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而洞顶的石钟乳,直直地垂下来,就像**裸泳时下垂的乳房,丰满而突兀;洞壁的石笋、石柱,更是形态各异,绚丽灿烂。在一处石壁上,有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双目炯炯有神,而旁边,则有一个巨型的闪闪发光的珠宝,此名曰“雄狮护宝”。另一处石壁上,有两条栩栩如生的巨龙,翘首弄姿,首尾缠绕,身体或在壁上,或在水里,活泼成趣,叫做“双龙戏水”。第三厅是“五龙护宝厅”。厅内,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或在厅顶一串一串地挂满,或在壁上到处摆放,或在水边四周耀眼炫目。洞顶盘旋着五条龙形的钟乳石,生龙活虎,神形毕至,它们聚集在一处,个个全神贯注,精神抖擞,俨然五龙护宝。第四厅是“水晶宫殿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水深26米,洞厅宽大,暗河幽深。该厅钟乳石堆积物最为丰富,有“龙女坐宫”、“老龙回府”、“哪咤闹海”等应接不暇的景观。到处张灯结彩,莺歌燕舞,奢侈豪华,场面铺张。第五厅是“高峡幽谷厅”,又称“地下漓江”。峡洞呈长方形,高峻80余米,幽长200余米,坐在船上抬头上望,显得天高地远,气势恢宏。桂林的山美,漓江的水美;而漓江在地上,高峡幽谷却在洞中。第六厅为“雪涌涵关”。为一进龙宫出口,洞道狭窄仅1.5米,仅容一船穿过。放眼仰望,两边的悬壁上,仿佛成堆成堆的积雪,正要大团大团地滚下来,塞住这狭窄的关隘,给人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压抑和烦忧;而游船逆流而上,浪花飞溅,生动浪漫,又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轻松与欢快。
出一进龙宫,前行100米处,便是二进龙宫了;但我们先不去二进龙宫,而是弃舟登岸,前行后向左一拐,拾级而上,走出蚌壳岩,去虎穴洞穿行。
虎穴洞洞口上方,有一株高大挺拔的古松,她就像笑口常开的如来,正伸展着茂密的枝叶,笑呵呵地喜迎我们的到来。虎穴洞是一个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旱洞,里面的景观与一进龙宫相比,另有一番情趣。一进龙宫的景,一看就是原始纯粹,天造地设,所以难免还藏有缺憾;而虎穴洞的景,白璧无瑕,天衣无缝,看上去更像仙女织就的一般。关于虎穴洞,当地有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只占山为王的老虎占据了这个山洞,它经常出没于周围山下的十里八乡,伤害百姓,残害牲畜,还掳掠年轻貌美、心灵手巧的姑娘进洞来为它布置宫殿,想与龙王的宫殿一比高低。当地有一个布依族姑娘,名叫阿美,芳龄,貌若天仙,聪慧机敏。一天,她一个人独自去山上放羊,一边挥动羊鞭,一边放声歌唱,她的歌声让山下田地里的庄稼也笑了,但也惊动了山洞里的老虎,结果她被老虎掳掠进了山洞。与阿美相爱的布依族小伙阿龙闻讯赶来,只身勇闯虎穴,过五关斩六将,几经周折,最后冲进了威虎厅。此时,老虎正自鸣得意地在烧烤着一只全羊,准备晚上宴请犀牛大哥呢。阿龙见状,手执长刀,运足浑身力气,说时迟那时快,一刀把虎王斩成两半,将阿美从密室里救出。他们俩悲喜交集,一路狂奔,携手来到两根石柱下,心是莲花开,结成了百年之好。后来,乡亲们就把这两根石柱称为“韫鸳鸯柱”。阿龙和阿美看到虎穴洞里人间万象,一应俱全,就在虎穴洞里居住了下来。白天,阿龙去山上种树,种草,种药材,让靠山而居的乡亲们能够“靠山吃山”;晚上,他就偷偷地下到龙宫,养大鲵,养鱼虾,希望这些大鲵和鱼虾,与流水一起冲出龙宫后,临水而居的乡亲们能够“靠水吃水”。而在闲暇时,阿龙就在虎穴洞里盖起了房屋,一间,两间,八间,十间,心想如果有人进来,就让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阿美呢,或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或用“唧唧复唧唧”的织布机,凭一双灵巧的双手织出了一幅又一幅的彩锦,那些彩锦上的奇山秀水、花鸟虫鱼,活灵活现,形象逼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俩不辞辛劳,就把整个虎穴洞变成了人间天堂了。而我们走进虎穴洞看到的一切,正是他们夫妇俩的杰作呢。
游完虎穴洞,我们二进龙宫。二进龙宫,地质构造是发育方向受南北断裂控制,另有一组近东西向的断裂则与主干断裂直交,在断裂交汇部位形成四个厅。该溶洞长540多米,平面形态就像一串珍珠。三厅与四厅间有22米的廊道相通。四厅以北为一长185米的廊道。洞内不仅可以通船,局部还可步行,水陆并行,各得其所。刚刚在虎穴洞里穿行,还气喘吁吁,这会儿我们只好又乘船游览。船在缓行,两边的景则在后退。景为何物?有的像奇花初胎,有的像利剑出鞘,有的像童子拜佛,有的像观音送子,有的像美人入怀,有的像壮士远征,有的像仙女抚琴,有的像隐士吹箫,有的像望月,有的像天女撒花或立或卧,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正或巧,或庄或谐,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诗云:“天地存,田野隐龙宫;凡尘有神奇,贵在不言中。”整个龙宫,“吞石为洞,吐石为花,神宫赖水造;聚水成渊,覆水成瀑,胜景依石生”。步入龙宫,就像步入了“喀斯特博物馆”,翻开了一幅喀斯特的“清明上河图”。一些文人学者对龙宫更是赞不绝口,著名诗人艾青曾称龙宫为“大自然的大奇迹”,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誉龙宫为“天下奇观”,中国溶洞专家曾感叹“览龙宫知天下水洞,荡轻舟临人间仙境”。龙宫之美,更见一斑。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龙宫处处是美景。小时候,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觉那种美好娴静、恬淡祥和、自得其乐的景象可能一世难觅,所以总有一种期冀和渴慕,不料这样的美景却在这里不期而遇了。行走在龙宫,倒觉得龙宫如我,我如龙宫,不知不觉中竟平生爱意。而临末,神不知鬼不觉,悄悄地把她藏在心里,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必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急求一篇龙宫的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团友,大家从远方来到具有“黔之腹,颠之喉”的安顺,来到以典型的岩溶风光和宗教人文竟观相结合的龙宫风景地区。鞍马劳顿,一路都辛苦了。孔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尊贵的朋友能来到我们美丽的安顺,我们真的是万分的高兴,内心里充满激动和欢喜。
我来自中国太和旅行社,是大家这次游玩的导游,请允许我代表景区的全体工作人员,代表安顺的人民热情的欢迎你们的到来。我想大家已经参观了宏伟壮观的玲珑秀美的天星桥竟区和黄果树大瀑布。那么接下来...
龙宫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龙宫景区由龙潭秘境和通漩田园两大主题片区组成,拥有中国最长最美水溶洞(一、二进龙宫)、中国最大洞中佛堂(观音洞)、中国最大洞中岩溶瀑布(龙门飞瀑)、中国原子能机构测定的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的地方,世界最大的水旱溶洞集群,山不转水转的漩水奇观(漩塘),世界上最大单体汉字“龙”字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最美休闲乡村(桃子村)等、以布依、苗族为主的多样民族文化等多种旅游;其丰富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奇妙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族风情旷世稀有;独特的龙文化、淳朴的宗教信仰,清新的田园气息交相辉映,绘就一幅“梦幻龙宫 自在田园”的人间仙境画卷。
龙宫集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是喀斯特地貌形态展示最为集中全面的景区,被誉为“天下喀斯特,尽在龙宫”。 龙宫植物丰富,中草药植物随处可寻,数量达1200余种之多。
龙宫位于贵州安顺市南郊,距黄果树景区35公里,距安顺市城区27公里,距贵阳116公里。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旅游及植物生长,是夏季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
继续一篇贵州龙宫导游词,大家帮帮忙啊
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西南二十七公里,距黄果树瀑布三十多公里,属安顺县马头乡龙潭村。龙宫1980年发现,以暗湖溶洞称奇,泛舟湖上,可作洞中游。
龙宫全长三千多米,由暗河连接五组溶洞组成。群众习称“五进龙宫”。一进龙宫由宫门到蚌壳岩,二进龙宫由蚌壳岩到花鱼塘,三进龙宫由花鱼塘到青鱼洞,四进龙宫由青鱼洞到枫树洞,五进龙宫由旋塘经观音洞到小菜花湖。暗河水最深处二十八米,最宽处三十多米,最窄处只能容一小船出入。
龙宫前是一开阔深潭,名“天池”,又名“龙潭”,系高山小湖 泊,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湖水澄碧,水深四十三米。池边崖石壁立,为古树藤萝覆盖。进入宫门,迎面是“群龙迎客”,青黝的洞顶垂下十数条钟乳石,张牙舞瓜,酷似龙形。暗河水平稳凝重,幽深莫测,水港曲折迷离。
龙宫与一般旱洞不同,它浸在一泓碧水中。泛舟穿行溶洞间,宛如荡舟“龙王水晶宫”。
面积约八平方公里的龙宫风景区里,还有因岩溶发育形成的大小旱洞二十多个,有新寨洞、龙旗洞、天剑洞和虎穴洞。四洞中以新寨洞最大,又名“玉柱洞”,洞深一公里许,有七个洞厅和奇丽多姿的岩溶景 观。玉柱洞、龙旗洞、天剑洞,因洞中有奇特的石柱、石幔、石笋,形似玉柱、龙旗、宝剑得名。虎穴洞得名,因附近有一山头状如猛虎。
龙宫外的风景点有龙门瀑布、蚌岩飞燕、花鱼桃源、云山石林、卧龙池、坝上桥等。龙门瀑布在龙宫宫门近旁,是由天池水通过洞窗直泻而下形成。瀑布宽约二十五米,高达三十四米。瀑声如雪崩雷鸣,宽度和高度为洞中瀑布所罕见。当地群众称此景为“白龙出巢”。天池后山上建有石林公园。
旋塘在“四进龙宫”清水洞附近,系一水塘名,并以此作寨名。旋塘直径一百二十米,塘水常年旋转不停,从塘边旋转到塘的中心。旋转不停的原因,是塘的中心有一消水坑,流水急速下潜,形成奇特景观。寨子内有两座秀丽石山,山、水、寨子映衬如画。
“蚌壳飞燕”,位于蚌壳岩。蚌壳岩是一巨大的偏岩,上部前倾,形似蚌壳。岩上有大大小小的洞穴,燕子营巢其间。有数千只燕子颉颃上下,往来不息。蚌壳山下,开出“虎穴洞”,洞内有“重重山”、“面面景”、“上瑶台”等景观。
{贵州导游词 ·贵州黄果树瀑布导游词 ·织金洞导游词·香炉山导游词
龙宫 龙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27公里,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
龙宫风景区以水溶洞群为主体,更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身,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
龙宫风景区以奇秀著称,尤以中心景区水溶洞全国最长,洞中瀑布全国最高,天然辐射率全国最低,被专家游人称为国内“三最”。毗邻的漩塘景区,又以“三绝”闻名,即为漩水之奇,短河之多,洞中佛堂之大。步入龙宫,如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让人留连忘返,乐不思归
怎样形容海底的龙宫特别美丽
1、“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龙宫处处是美景。小时候,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觉那种美好娴静、恬淡祥和、自得其乐的景象可能一世难觅,所以总有一种期冀和渴慕,不料这样的美景却在这里不期而遇了。
2、这里有绚丽多彩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观,洞内光华夺目、色彩鲜明。特别是那个称“东海龙宫”的地方,有一种西游记中东海龙宫的感觉,美丽、梦幻,飘渺,有谜一样流动的水精灵,更有呆萌可爱的钟乳石。
3、诗云:“天地存,田野隐龙宫;凡尘有神奇,贵在不言中。”整个龙宫,“吞石为洞,吐石为花,神宫赖水造;聚水成渊,覆水成瀑,胜景依石生”。步入龙宫,就像步入了“喀斯特博物馆”,翻开了一幅喀斯特的“清明上河图”。
4、龙宫中心区有卧龙湖、迎宾洞、龙门飞瀑、龙潭天池、龙宫暗湖、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上下辉映,别有洞天,宛如神话中龙王所居的水晶宫殿。
5、龙宫内有一处宏大的厅堂,金碧辉煌,宽敞开阔,给人一种大彻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而洞顶的石钟乳,直直地垂下来,就像**裸泳时下垂的乳房,丰满而突兀;洞壁的石笋、石柱,更是形态各异,绚丽灿烂。
蚂蚁搬家作文
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景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景区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以及“三评西湖十景”等。 下面是我整理的西湖十景 传说 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目录
杭州西湖十景传说故事
杭州西湖神话传说故事
杭州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杭州西湖十景传说故事西湖传说故事一、苏堤春晓
北宋元佑五年(1090),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以湖泥筑成长堤,后世称苏堤,全长2.8公里,堤上建有六桥,自南而北依次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
沿堤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
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 四时美景也不同, 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绿杨拂岸,艳桃灼灼,晓日照堤,春色如画, 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
西湖传说故事二、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
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楼”联曰: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西湖传说故事三、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佑桥,也称段家桥。桥为1921年重建。
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是,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
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西湖传说故事四、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
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御书西湖十景碑,便将“曲”字改成“曲”,易“荷风”为“风荷”,“曲院风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西湖传说故事五、雷峰夕照
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故事中的雷峰塔就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
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峻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的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
建筑雄伟壮观,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西湖传说故事六、南屏晚钟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
1986年重建,为歇山顶三重檐两层建筑,上层悬大梵钟,下层为净慈寺地藏殿。大梵钟高3米,口径2.3米,重10余吨。
净慈寺晚钟鸣响,回声在山间、林樾悠扬飘荡,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使人们想到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西湖传说故事七 、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
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 山水画 的画题。
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州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
西湖传说故事八、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
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西湖传说故事九、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
张岱《西湖十景 两(双)峰插云》: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此景本是湖中遥望之景,清初为了立碑才移到陆上去的。
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
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 故名“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游此,改为“双峰插云”。
西湖传说故事是十、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年间,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岛的四周绕滩筑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间,在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特色。
总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
<<<
杭州西湖神话传说故事白蛇传
白蛇传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 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
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 端午节 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
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苏小小
相传苏小小于西湖边邂逅了年轻英俊的公子哥阮郁,其父为当朝宰相,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从此出双入对,海誓山盟,结为夫妻。苏小小为此写下上面这首“同心歌”。不久,阮郁写家信告知此事,其父大为光火,堂堂宰相之子焉能娶歌伎为妻。
但阮父深知儿子的秉性,可谓知子莫如父,立即送来了丰厚的聘礼表示祝贺。到了年底阮郁收到家中来信说阮父病危,希望阮郁能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于是,苏小小当晚为阮郁打点行装。第二天一早送阮郁上路。临别两人依依不舍,阮郁信誓旦旦,许诺料理完家事就尽快返回。
相携苏小小重游西陵,不料阮郁这一走如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到苏小小身边。苏小小对于爱情却无比的专一与执着,依然苦苦地守护在西陵相约处,等候她的阮郎。随着时间推移,祈盼流逝,唯有哀怨,终于苏小小病倒了,两年后咯血而亡。
临终乳娘问小小有何遗愿,小小弱弱地回答,我死后把我葬在西陵,我要在那里等候我的阮郎。鲍仁白衣白冠抚棺大哭,继而遵照苏小小对贾姨的嘱托,把她安葬在离西冷桥不远的山水极佳处,墓前立碑,上刻“钱塘苏小小之墓。”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 清明 节放、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
杭州的 民间故事 与传说梅花碑
早年间,杭州有心灵手巧的老石匠。这老石匠凿了一辈子的石头,雕了一辈子石头,胡须头发都白啦。别的什么也没有,只落下一身好手艺,在杭、嘉、湖三府出了名。
老石匠年纪老了,背驼啦,眼也花啦,但他仍旧天天上山。有一天,老石匠在南山脚下发现一块白花花的石头,那石头仿佛映着一株树影子,老石匠疑心自己眼花,揉揉眼睛再仔细看看,可不是!清清楚楚地映着一株梅花影子,就象长在石头一般。老石匠伸手在石头上摸摸,平平的,光光的,那石头好比姑娘媳妇剌绣的白绫,才描上花样儿还没动手绣呢。老石匠越看越喜爱,越看越舍不得离开,便使出全身力气,把那块石头挖起,一步一踉跄地背回家来。
老石匠对着石头看石头看三个月,摸了三个月,又想了三个月,才动手在石头上 雕刻 起来。这石头好坚硬呀!一凿下去只崩起一粉未,一锤下去只冒出几颗火星。但是老石匠不灰心,没馁气,只管一锤一凿地雕下去。锤呀凿呀,十日雕个瓣,百日刻朵花,过了一月又一月,过了一年又一年,老石匠一天不停地雕,白日黑夜地刻,终于把那株梅花雕在石头上了。
梅花雕成了。多美的梅花啊,迎着春风,向着朝霞,白玉似地开满一树。老石匠的心血呕尺了,老石匠死在梅花边。
老石匠没有儿女,也没有产业,大家都敬重他,便把他埋在一块公地里,将他最后雕成的这块梅花碑竖在坟顶。
年代过得久了,奇怪的事情也就出现啦!石碑上的梅花变得会开会谢,每年春天,别的树上梅花才含苞,石碑上的梅花却已经盛开;夏天,别的树儿刚青,石碑上梅树早已一片葱郁;秋天,别的树上叶儿落得一片不剩的时候,石碑上的梅树才开始落叶;冬天,西北风把别的梅树乱和七歪八斜,只有石碑上的梅树挺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块石碑还能预报天气:天要晴时,石碑上明晃晃、亮光光的;天将阴时,石碑上雾雾、潮卤卤的;天快要下雨时,石碑上阴沉沉、湿漉漉的。人们从这块石碑上就可以知道时令节气,天睛落雨。有了这块石碑,农家犁地下种就不会错安排;出门人该歇该行心里有定准。大家都很喜爱这块石碑,把它当做宝贝。
有一年春天,杭州来了一个大官。大官早听说过这块奇妙的石碑。他到杭州不久,便带着一群手下人,一到了老石匠的坟地,一看,雕在石碑上的梅花果然盛开着。他高兴极啦,回去和狗头师爷一商量,就在老石匠坟地旁边造了一座衙门,筑起一堵围墙,把那块石碑围进后花园里,还堂而皇之地贴出布告说:这是一块公地,公地官有,庶民不得进入。
说奇怪也真奇怪,这块石碑被围进大官的花园里,不到两天,碑上的梅花便渐渐隐谢了。以后,不论天睛落雨,石碑上始终是阴沉沉、湿漉漉的。慢慢地,石碑上爬满了青苔,不但没有一丝光彩,而且变得难看极了。为了这事,大官闷得饭不想吃,悉得觉睡不着,整天在石碑前后打转转。狗头师爷见了,便过来献计:“老爷,我看这是地气潮湿的缘故,如果在石碑脚下架起火来烘一烘,烘干潮气便会好了。”大官听听有道理,边忙叫人搬来干柴木炭。在老石匠地坟顶上烧起来。
火苗一舐到石碑,轰的一声,便爆裂开来,熊熊的火焰喷射得好远好远;一霎工夫,衙门和花园都烧了起来。大官和师爷想逃也逃不及,便烧死在里面。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衙门烧成一片瓦砾,只在大门前面剩下半截焦烂的旗杆。
这块奇妙的石碑是就这样毁掉的!如今,在杭州东城还留下两处地名:一处叫“梅花碑”;另一处叫“焦旗杆”。
臭秦桧
西湖边有座岳坟。岳坟前跪着四个铁铸的人像,其中有两个就是当年出卖祖国,害死岳飞的秦桧夫妇。
传说 ,明朝时候,杭州城里来了一个新上任的抚台,那人了也姓秦,是秦桧的后代。抚台上任不久,便带着手下人去游西湖。他来到岳坟,看见自己的老祖宗跪在别人面前,忙用衣服把脸遮住,倒退了回来。
抚台回到衙门,坐不安,立不宁,便叫师爷来商量,想把铁像搬掉。
师爷捋捋胡须,想一想说;“如果明搬,老百姓一定不肯,说不定还会把事情闹大。我看,不如叫人在黑夜里把这对铁像丢到西湖里去,这样大的西湖,铁像沉在湖底,便是把水车干了也找不到的。”
抚台说;“妙!妙!”当夜便派人把铁像丢了。
哪知第二天天刚亮,就出现了件怪事;西湖里的水变臭。臭气冲天,使得行人头脑昏沉沉,个个想呕吐。
不知是谁,发觉岳坟前的铁像少了两个,就嚷起来;“大家来看,两个铁像不见了,一定是有人把它丢进西湖里了,要不然,湖水怎么会这么臭呢?”
老百姓知道了岳坟丢失铁像的事,便一齐哄到抚台衙门去告状,要求拿办丢掉铁像的坏蛋。
抚台还睡在床上,只听门外人声混杂,便起来查问。手下人告诉了情由。抚台做贼心虚,便叫传出话去,说是自己生病了。
老百姓哪里肯走,人越聚越多,把抚台衙门前的石头狮子都快挤倒了。抚台恐怕这样下去要出事情,便硬着头皮出来见老百姓。他说:“这-------这都是谣言。大家千万不可轻信。”
老百姓说:“是不是谣言,你看过就知道了。”
说着,便围拢起来,定要拉他走。抚台没法,只得坐上八人大轿,到西湖边去。离湖边还有几里路,果然有一股恶臭,直向轿门冲来。幸好那天他来不及吃饭,总算勉强忍住了呕吐。
轿到岸边抚台从轿帘的缝缝里往外一张,只见前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他心里突突地跳,慢慢地走出轿门,干咳了几声,说:“湖水一时发臭,也是常情,你们不必大惊小怪。据我来看,这事与铁像无关。”
这时,人群里有人吼起来;“你是秦桧什么人?居然来袒护他!”
抚台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他定了定神,安慰自己:“莫慌!铁像已沉在湖底,谁还能找到?”想到这里,便神气地说:“你们不要胡闹!如果有人真从湖里捞出铁像,本官甘愿辞职请罪!”
抚台的话一出墨黑的湖水一下子变得清澈见底。从湖底浮起一对铁像,好象有人托着似的,直向抚台飘来。
抚台吓得脸色象黄纸,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钻进轿里,连喊;“快跑!快跑!”
轿子抬到衙门里,轿顶早已被石头砸了许多洞洞。抚台的后脑上也砸起了胡桃大的三个疙瘩。他的官帽也没戴,就连夜逃出了杭州城。
铁像飘到湖边,老百姓把它打捞上来,重新搬到岳坟前跪着。
七星缸
王皇山半山腰的那个紫来洞,原先叫“飞龙洞”,因 为那辰光洞里面住着一条飞龙。这条飞龙才怪哩,每隔十天,到晚上,它总要飞出洞来,在天空中飞腾翻舞, 吐出火珠,吹呀吸的。火珠一忽儿远,一忽儿近,飞龙就追逐着,扑打嬉戏。这样,火珠就纷纷散落下许多火星星来,火星落到哪里,那里就火烧。因此,飞龙出来一次,杭州就有许多人家遭殃。
大家都恨死了这条可恶的飞龙,但又没法子治它,只好计算着它飞出来的时辰,男女老少都爬上屋顶,在屋顶上浇水,整夜整夜地守着。一面又敲锣打鼓地恐吓 飞龙,想叫它飞得远一点。虽然这样,杭州还要常常闹火灾。
这一天,杭州城里来了个老铁匠,手里提着一把铁锤,来到一家小客店投宿。可巧这天正是飞龙出洞的夜晚,店主全家都爬上屋顶去啦,没人招呼他。老铁匠见到这情景很奇怪,也爬上屋顶去。他问明白了这回事后,就不言不语地爬下屋顶,提着铁锤,走啦。
这天飞龙在天空翻舞很久,火珠的火星,纷纷散落下来。等到老铁匠回到小客店时,那店屋也烧掉了。店 主人一家正围着抢救出来的一些破烂,在嚎陶大哭。 老铁匠见了难过极啦,对店主人说了些劝慰的话, 又把身边的一些零碎银子都给了他,并且说:“你们不 要难过啦。刚才我在玉皇山上亲眼见到飞龙了。” 店主人谢过老铁匠,听他说到玉皇山见过飞龙,惊骇极啦,忙问道:“这是真的吗?” 老铁匠说:“是真的。我看见飞龙从洞里飞出来,在 天空中拍打火珠,还见着飞龙飞回玉皇山在飞龙洞口睡觉哩!” 店主人听了更加惊骇。因为玉皇山是飞龙盘踞着的地方,没人敢上去。 老铁匠想了一想,忽然用手敲敲脑袋说:“有法子, 有法子,我有办法降伏住这条飞龙!” 店主人听了,忙问道:“老人家,你有什么法子?” 老铁匠说:“只要杭州城里每户人家能给我一把莱 刀,我就能降伏住飞龙。” 店主人望望老铁匠,不象是个说大话的人,相信他是有办法的。 这消息传开后、人们听了既惊又喜。为了灭火消灾,谁不愿意出一把菜刀呢!没几天工夫,送来的菜刀就堆得象座小山。
老铁匠请来全城铁匠,砌了个炼铁炉,把菜刀都放 到炉里熔化了,大家齐心合力,三天就铸成了七只大铁缸。 许多人都聚拢来看这七只大铁缸,感到很奇怪。老 铁匠请大家来抬抬看,有些青年人就卷起袖口上来试试,一抬,哈哈!足足要十九个人才能抬起一只铁缸哩! 于是,老铁匠独自跑上玉皇山,到飞龙洞口一看, 嘿,飞龙还在“呼呼”睡大觉哩!他飞快地跑了回来,大声叫道:“大家快跟我去降伏飞龙呀!先来一百三十三个年轻力壮的人抬铁缸,十九人抬一只,跟我上山, 后面的人都得提满一桶水跟着,听我招呼。大家不要怕,我有铁锤,飞龙如果动一动,我会跟它拼命的!”
大家跟着老铁匠爬上玉皇山,到了飞龙洞口,那飞龙还“呼呼”睡得正香甜呢。老铁匠悄悄叫大家用铁缸把飞龙的两条须子、四只脚、一条尾巴压住,因为都压在须毛上面,所以飞龙还没觉着,老铁匠举着铁锤对准飞龙脑门,如果飞龙惊醒,便一锤打下去。老铁匠又招 呼后面的人把桶的水倒进铁缸里。到第七只铁缸的水 也快要倒满的时候,不料有个人提着水桶绊倒了,桶里的水泼开来,泼进飞龙鼻孔里,惹得飞龙打了一个喷 嚏,却把老铁匠喷得人都看不见了。
飞龙觉得须须被什么东西拉着,仰不起头,一挣,才知道被压住啦,于是一声大吼,就地一翻滚,挣伤了须毛,身子一转,一头栽进飞龙洞里。从地底下,一直钻到安徽境内才钻出来, 抖抖身子,飞往天空逃走啦。从那个时候起,就再也没见飞龙回来过。 传说杭州的飞龙洞是直通安徽的。
飞龙逃走了,那七只镇压飞龙的大铁缸还在飞龙洞洞口,排列得象天上的北斗星一样,因此人们就称呼这七只缸为“七星缸”。据说如果当时七只缸都装满了水,那条飞龙将永远彼钉在玉皇山上动弹不得了。
直到如今,杭州人还有句老话,“七星钉飞龙,只差水一 桶”,就是指的这个故事。
<<<
杭州西湖十景的神话传说故事相关 文章 :
★ 杭州西湖十景的神话传说故事
★ 杭州西湖有什么传说故事
★ 杭州西湖断桥的传说故事
★ 关于西湖的传说故事
★ 西湖的传说故事
★ 关于杭州的传说故事
★ 杭州景点传说故事
★ 西湖民间故事
★ 关于西湖断桥的神话故事
★ 西湖的经典故事传说有哪些传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1fc3c5445c1ba79cfc8b2d8178c3c5d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关于友情的作文600字哦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蚂蚁搬家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蚂蚁搬家作文1星期天,阳光明媚、艳阳高照,太阳把强烈的光辉照在地上。这时,我正在院子里和好朋友玩游戏,突然我大叫起来:“快看蚂蚁搬家呀!”只见大大小小的蚂蚁驮着粮食往高处走去。它们有的背着粮食,有的抱着粮食,还有的因为粮食太沉了,所以两只蚂蚁一起抬。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前两天学的一篇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可现在这么大的太阳,把我晒了一身汗,能下雨吗?我开始怀疑谚语是胡编乱造骗笨蛋的,于是我们继续玩游戏。就在我准备回家时,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滴滴雨点像空降兵一样无情的落在我的身上,回到家我问爸爸这是怎么一回事,爸爸指着窗外的雨,语重心长地说:“要下雨时,蚁巢里的空气会被蒸发掉,它们呼吸时不够用,所以要搬家。”我听了以后恍然大悟。
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发现大自然中有趣的事情。
蚂蚁搬家作文2今天,我和几个孩子在楼下玩,突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些黑暗的小东西在蠕动。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仔细一看,哦,原来有一群蚂蚁在来回走动!我轻轻地蹲下来仔细观察。
蚂蚁动起来真有趣!看看那些叼着蚂蚁蛋,叼着食物,排着长龙一样的队的蚂蚁。各队带头的大蚂蚁一个一个地向前移动,有条不紊。过了一会儿,我看到几只蚂蚁从不远处的小洞里爬出来,拖着比他们大几十倍的食物,像不能动一样猛烈地摇晃着头上的触角,好像在发出救援信号。来往的蚂蚁们察觉后都去帮忙了。拖,拉,大家齐心协力,最终背着比他们大几十倍的食物搬进了新家。
当我看得很开心的时候,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开始下雨了。“蚂蚁搬家,有蛇通道,大雨快来了。”这句话一点也不。
蚂蚁搬家作文3今天,我到游乐场玩。扑入我眼帘的是一个蚂蚁窝。我顾不上玩了,就像一阵风似的跑过去观察。到了那儿,我发现,原来是勤劳的蚂蚁们在搬家。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爬过石头,穿过草地,绕过水潭,多整齐啊!就像一条排队整齐的士兵。蚂蚁们不管怎样走,队伍都不会散乱,蚂蚁们更不会掉队。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都称赞蚂蚁团结。当我看这些蚂蚁们搬家时,可谓是多的都数不清,搞得我头晕目眩,它们出来一个又接一个,根本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蚂蚁们才能全部出来!
原来蚂蚁们是一个团结的大家族,只要一发觉这个居住的地方会崩塌、下大雨时会被雨水冲垮……就会全体举家迁移到另一个新的地方居住。我观察了半个小时后,发现蚂蚁们终于全部迁移完毕。这时,我想到一句农业气象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明天是不是真的有大雨呢?正好借着这一次机会,我可以实验一下。晚上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天气预报,果然,明天真的是阴天,要下大雨。看来这句谚语不是虚的呀!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蚂蚁搬家作文4蚂蚁搬家,你们应该都知道吧?不知道的也没有关系,我今天就讲这个!
乌云密布,村民们赶紧说:“下雨啦,下雨啦!快点!收被子的收被子、收鞋子的收鞋子!”蚂蚁手下们匆匆忙忙地背着幼虫和食物去寻找新窝了。
然而蚂蚁皇后就不急不忙地走出了蚁窝,士兵们说:“女王陛下,赶紧的吧!等一下下大雨了,我们的小命都保不了。别说能保护你了!”
“别紧张。”蚂蚁皇后从容推出了一句,士兵们也不再敢说话。蚂蚁皇后又说:“心急找不到热口窝,慢慢走。”士兵们齐声说道了一声:“哦!”
蚂蚁们从树林走到城市,从城市走到山村,从山村走到……终于,它们发现了一个可以不用被敌人吃掉,也可以躲雨的地方了!那里有山有水、有树有草,那里不就是蚂蚁的天堂吗?
他们正开始做窝的时候,一道闪电划过,忽然雷声响起“轰隆隆!轰隆隆!”这雷声像要吃了它们一样。忽然,洪水爆发了,死了不少蚂蚁。吓得其他的蚂蚁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感受到了一个道理,做事并不是心不急才吃得到热豆腐。
蚂蚁搬家作文5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屋后的山坡上捡松果,看见不远 的地方,有一串黑乎乎的东两在蠕动。我蹑手蹑脚地去,仔细 一看,一群蚂蚁来来,正忙个不停地搬家呢。
蚂蚁搬家真有趣,你看谁也没空着。有的.衔着蚂蚁卵,有 的叼着食物,有的抬着刚刚出生的小蚂蚁,有的也许把东西运 新的住宅,又返回来搬次了。我留心细瞧, 排着两行长长的纵队,队伍最带路的蚂蚁,可能 的头儿吧。那长长的队伍像自行车的链条,紧跟一 个,一排扣住一排,来阅循环,可有秩序啦丨更稀奇,有淮 掉了队,有谁想逗留、贪玩,那个“头儿”或挨着的伙伴绕过去, 用触角地碰碰小调皮,的纪律还挺严呢!
在队伍的中央,一大群蚂蚁在搬运大青虫。都用小 钳嘴夹住青虫那胖乎乎的身体,蹬开八字脚,有的在 地拖,有的在后面使劲地推,旁边“啦啦队”在呐喊助威。 那架式跟我们拔河比赛的劲头差不多。一会儿,返囡的队伍赶上 去帮忙。就这样,淮呀,拖呀,没多久,那条肥大的青虫终于被蚂蚁 搬进了的新家。
这情景,使我想起了名言:团结力量”。
蚂蚁搬家作文6星期天的下午,天阴沉沉的,好像快要下雨了。美术课下课了,我沿着珍珠湖公园的小路走回家,发现路边有一群蚂蚁在搬家。
蚂蚁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像一条黑线,又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我觉得非常有趣,想逗它们玩一下。于是,把手里的面包捏下一小块,做成面包屑撒在蚂蚁队伍里。
一只大蚂蚁爬过来了,好像是蚂蚁爸爸,它说:“孩子们,这里有食物。”接着,小蚂蚁们就一个个的把面包屑搬了起来,继续向新家走着。
蚂蚁搬家太有趣了。我意犹未尽,决定再跟它们玩一下。我去找了一根树枝,蹲在地上拿树枝把它们整齐的队伍打乱。
蚂蚁爸爸说:“哪里来的小女孩这么讨厌?这么调皮?”我听见了很不开心,继续用树枝打乱了它们的队伍。它们刚排好的队伍又散了。
神奇的是,我每次把它们的队伍打乱,不一会儿小蚂蚁们又会把队伍排列得整整齐齐,不怕困难,昂首挺胸继续向前。
看着这些辛劳的小蚂蚁,它们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了我。我以后也要和小蚂蚁一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蚂蚁搬家作文7今天,我拿着一包饼干在小区门口边走边吃,一不小心,掉了一大块。我心想:这不正好喂蚂蚁嘛。我故意把饼干捡到一只蚂蚁旁边,只见它一触到饼干就像被电击了一般急忙退回原路,随即又折了回来,绕着饼干欣赏了一翻,并不断地用触角去嗅,最后才离开。咦?难道它对这个味道不喜欢?但让我惊奇的是,一眨眼功夫,地上顿时多了很多蚂蚁。
仔细一瞧,是黑细绳一样的蚂蚁队伍。队里的蚂蚁有大有小,都长着两根触角。哦,原来那只蚂蚁是去报信的呀!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黑压压地围在了饼干的周围东撕西咬,有五六只蚂蚁扛一块的,有两三只蚂蚁拖一小块的,只一会儿功夫,一块饼干就被蚂蚁搬回了家。看了这些,我直惊叹:蚂蚁的报信速度可真快,它们也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啊!
蚂蚁搬家作文8星期天早上,我刚起床就发现晴空万里,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天气多么好呀!于是我决定去散一下步。
走到半路,我发现一群蚂蚁成群结队地走在草丛里,像一条长长的蛇在草丛中穿行。它们有的背着自己喜爱的食物,有的“扶”着老蚂蚁,还有的在“背”着自己的小孩……我见了连忙让路。
不一会儿,晴空万里的天气变成了乌云密布,打起了惊天动地的雷声,一条笔直的闪电劈下来,我心慌了,连忙向家跑去。
到了家,我往窗外一看,呀!竟然还吹起了狂风,下起了倾盆大雨,还好我没有被淋成落汤鸡,不然妈妈就会臭骂我一顿。我很担心小蚂蚁现在安不安全,也不知道它们找到新家了没有?
我问了妈妈,妈妈对我说:“不用担心小蚂蚁,它们已经安全了!你知道吗?蚂蚁搬家就要下雨,以后可别看蚂蚁搬家很好奇,不然你就会变成落汤鸡了!”原来“蚂蚁搬家要下雨”啊,我又明白了一个自然现象。
蚂蚁搬家作文9今天下午,我坐在楼下车库旁看书。忽然,有一串串黑乎乎的东西从我眼前走过。我转头一看这一串串黑乎乎的东西,原来是一只只蚂蚁组成的。
我仔细地看了看,原来蚂蚁的身上好像有一些东西。哦,我恍然大悟:蚂蚁是在搬家呀!可好好的,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我把和我刚刚看到的联想在了一起,蚂蚁搬家是要下雨了。可蚂蚁搬家为什么要下雨了呢?
我立刻就撑着伞到了家。打开电脑,我上网查了查一下资料。其实,天气变坏时,空气中水蒸气增加,泥土返潮,蚂蚁巢特别的潮湿,蚂蚁难以安居。动物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蚂蚁的窝是歇通入地下的。所以下雨会把它的窝完全淹没。因此它们要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蚂蚁搬家要下雨尚且如此,那生活中肯定还会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去探索和发现奥秘,学无止境!
蚂蚁搬家作文10由此看来,蚂蚁搬家不一定是蚂蚁担心自己的家是否会被水淹没取的行动,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其中一种可能是由于蚁群数量增加造成在蚂蚁窝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经过工蚁们充分的考察、准备,终于发现了一处食物更加丰富的地域,于是,蚂蚁们通过发出某种特定的气味信息,就开始了举家大搬迁行动。
还有一种可能是蚂蚁搬家是一种逃难行动。与其它许多动物一样,蚂蚁也是一种需要抢占并保护自己地盘的动物,当蚂蚁窝附近出现别的蚁群时,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两个蚁群之间就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其结果是失败者失去自己原来的家园,到“远方”避难。
再有一种可能是某些种类的蚂蚁本身就有建立多个蚁窝的习惯,当其种群数量较大时,就会本能地开始建立新的蚁窝,以便分流出去一部分蚂蚁。
至于蚂蚁选择在阴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为了防止太阳的暴晒对蚁卵可能造成的伤害,由于在夜晚人们不注意蚂蚁的行动,但常常能够在阴天看见蚂蚁搬家,于是,就将蚂蚁搬家与下雨联系了起来。
蚂蚁搬家作文11星期六的下午,我在院子里玩。
忽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串黑色的小东西在移动,我悄悄地走过去一看,噢,原来是一群小蚂蚁在搬家呢!
蚂蚁搬家可真有趣啊!你瞧,它们有的背着蚂蚁卵,有的背着刚出生的小蚂蚁,有的也许已经把东西运到新的房子里去了,它们的队伍始终都是整整齐齐的。
我好奇地问爷爷:“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爷爷说:“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小蚂蚁们要搬家。它们往高处搬家,就不会被雨水冲走了。我们快回家吧!要不然会被雨淋的。”听了爷爷的话,我抬头看了看天空说:“太阳不是好好的挂在天上吗?”我半信半疑。回到家后不久,天由晴转阴,不一会儿,天空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又过了不久,下起了倾盆大雨。
神奇的大自然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中的奥秘。
蚂蚁搬家作文12星期四上午,天空中乌云密布,大雨马上就要来了,我从家里飞快地向家里走去。突然我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看见一群密密麻麻的小蚂蚁。
走进一看,每一只小蚂蚁口中都含着一大块食物,正从洞里快速地运往安全的地方。它们团结一致,就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样,没有一只在偷懒耍滑,都在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过了一会儿,蚂蚁们都不见了。
这时,天空中下起了毛毛细雨,我飞快地跑回了家里,我跟妈妈讲了刚才看到的趣事。妈妈告诉我:“蚂蚁能预感到空气的湿度,当它们感到空气湿度过大时,就知道要下雨了,它们会搬到安全的地方去。”我听完后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蚂蚁竟然有着大大的智慧。
我不禁想到蚂蚁搬家时团结认真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蚂蚁搬家作文13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有无数的疑问。其中,最令我困惑的就是“蚂蚁为什么要搬家”,终于有一天,我解开了这个疑惑。
那是闷热的一天,我玩累了,满头大汗的坐在门前的树下休息。这时我发现了一群蚂蚁,背着食物,我立马趴下去想要观察蚂蚁怎么搬家的。只见它们整整齐齐的排成一列纵队,有的背着食物,有的背着树叶,有的也许已经运过一趟,然后又来搬,但它们的队伍始终都是整整齐齐的。我发现了一只最有趣的,背着一只小蚂蚁,我想那肯定是一位妈妈,背上的是她的宝宝。
“蚂蚁为什么会搬家呢?”我心里一直疑惑着,等看到蚂蚁离开了我的视线,我立马爬起来往屋里冲。终于我在书上查到了: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比较高,蚂蚁长久的生存进化使它们对空气湿度变化非常灵敏,湿度加大时,蚂蚁在低处就会有危险的感觉,就会往高处搬!我们人类也是很聪明的,看到蚂蚁搬家,天就下雨!这时,屋外响起的闷雷声让我不由得开心的大跳起来。
这次观察蚂蚁让我懂得: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要做个有心人!
蚂蚁搬家作文14读了第三单元的课文,觉得大自然启示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
如:燕子低飞必有雨,是因为下雨时空气会特别潮湿,对燕子的翅膀产生压力,使燕子飞行困难;远古人发现烧过的食物好吃,两个石头撞击后会产生火花,于是人们就学会了生火。
记得有一次,我无意间发现成群结队的蚂蚁正在搬运着食物前行,好奇心一下子被调了起来。它们出动“大军队”是要干什么?还有食物,难道是要搬家吗?正在想着,天上忽然开始打雷,阴云密布的,就开始下雨了,没办法,我只好回家。
后来,我想,难道蚂蚁有预知什么时候下雨的功能吗?我有些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上网查了资料,终于明白了:原来,下雨前,蚁巢会特别的潮湿,再加上蚂蚁对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下雨的前一段时间,蚂蚁就会出动“大军队”搬家。
发现了蚂蚁搬家的奥秘,觉得科学真是好有趣呀,我以后应该学好科学,研究好科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才可以呀!
蚂蚁搬家作文15一个星期天,我在姥姥家门口的大院玩,突然看见院墙角那里有一团黑乎乎的“云”,我在想:这是什么呀?我赶紧凑上去看,哦,原来是一支“蚂蚁军队”在搬家呀!
我好不容易向姥姥要了一个放大镜,就是为了观察这支“蚂蚁军队”搬家的。在下雨天前,蚂蚁要把家从低处搬到高处,它们分工明确:有的用头顶;有的用背扛;还有的在后面拽。遇到大块的东西一只推不动,就两只、三只……一起努力用手推、用嘴巴叼的把东西搬走。我想它们这时候搬家,应该是怕下雨时雨水把自己的“老巢”淹没吧。
可是,蚂蚁又如何先知先觉做到这些的呢?我马上打开电脑查询答案。经过查阅相差资料,我终于明白:蚂蚁虽然居住在地面以下,但它们天性喜欢干燥。在它们的身体表一个感知湿度的器官,当空气中的湿度太大时,它们就会向高处搬家,以免被水淹死,久而久之,便有了这首农谚:“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团结就是力量”,是呀,一只蚂蚁很弱小,十只呢,二十呢,三十只呢……那么多的“蚂蚁士兵”怎么可能不强大?
2011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157、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薇。(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2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20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20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20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20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2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2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1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21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22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2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2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2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22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2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2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2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251、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252、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253、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5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25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5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25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6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6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2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6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2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6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26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6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26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69、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270、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7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7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27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7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7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7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27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27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279、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唐?杜甫?恨别)
28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1、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8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秋兴)
28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
285、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28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8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28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28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29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29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29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9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95、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9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98、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9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0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303、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30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30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30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30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30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0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马说)
31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31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31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31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15、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3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3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31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31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3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回答者:bec_garnett - 江湖新秀 四级 8-15 15:30
绝句古诗改写作文500
一、 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xiāo huǎnɡ jì diàn chà yān
( )烟 撒( ) ( ) ( )紫( )红
二、 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
1.他们俩躲在屏(bǐnɡ pínɡ)风后面,敛声屏(bǐnɡ pínɡ)气,生怕被人发现。
2.将(jiānɡ jiànɡ)领 将(jiānɡ jiànɡ)来
三、 同音字填空。
xiàn : ( )制 呈( ) ( )害 ( )索
四、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1.非洲的花( )多,( )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 )不想吃,( )不愿吃。
五、 按要求写句子。
1、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
2、 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六、 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三国演义》 吴承恩 《将相和》
《西游记》 罗贯中 《猴王出世》
《水浒传》 施耐庵 《景阳冈》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司马迁 《草船借箭》
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毫不( )。不管怎么(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
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然后在“ ”上再写两句课内外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
怪生无雨都张伞, 天连碧水碧连天。
地满红花红满地, 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不在年高,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去, 不是遮头是使风。
。
九、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 )
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
十、语文实践。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 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二、 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
4、 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
可见他 ;二徒弟 ,可见他 。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将会: ,
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 。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
。
一、 第三部分:习作
提示:生活需要笑。笑有千姿百态。笑中,有喜也有忧……此中滋味,你一定感受过吧!请以“笑”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要求:1、内容要真实,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2、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主题突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7分)
八、 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6分)
xiāo huǎnɡ jì diàn chà yān
硝烟 撒谎 祭奠 姹紫 嫣红
九、 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4分)
1.他们俩躲在屏(bǐnɡ pínɡ)风后面,敛声屏(bǐnɡ pínɡ)气,生怕被人发现。
2.将(jiānɡ jiànɡ)领 将(jiānɡ jiànɡ)来
十、 同音字填空。(2分)
xiàn : 限制 呈现 陷害 线索
十一、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2分)
不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1.非洲的花(之所以)多,( 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愿吃。
十二、 按要求写句子。(4分)
3、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 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进行体操大赛。
十三、 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4分)
《三国演义》 吴承恩 《将相和》
《西游记》 罗贯中 《猴王出世》
《水浒传》 施耐庵 《景阳冈》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司马迁 《草船借箭》
十四、 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然后在“ ”上再写两句课内外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6分)
怪生无雨都张伞, 天连碧水碧连天。
地满红花红满地, 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不在年高,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去, 不是遮头是使风。
。
九、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 )
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 )
十、语文实践。(3分)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七月的天气是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万里无云、骄阳似火,一会儿就彤云密布、大雨滂沱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8分)
三、 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分)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2分)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王熙凤的出场 。(3分)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2分)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红楼梦》_,文段通过___外貌__ 和__语言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伶牙利齿、张狂放肆、炫耀权势的人物形象。(6分)
四、 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接班人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B王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2分)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3分)
4、 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眼中放光
可见他 被钱财所吸引;二徒弟 支吾了半天,可见他 根本就没注意到保险柜里有什么 。(4分)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钱财的诱惑 (3分)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将会: 铭记师傅的话,做一名不受钱财诱惑的好锁匠 ,
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铭记师傅的话,掌握一手好本领. 。(4分)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 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 。(3分)
第三部分:习作(25分)
提示;生活需要笑。笑有千姿百态。笑中,有喜也有忧……此中滋味,你一定感受过吧!请以“笑”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要求:1、内容要真实,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2、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主题突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含泪的笑
欢笑与哭泣是两种相反的情感,是什么让你在欢笑中饱含着酸涩的泪水?这不由地让我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那一天中午,我正坐在窗前悠闲自得地写着作文。突然,我听见从楼上传来了一阵阵动画片的音乐,心里暗自称好:等我写完作文后,就去看电视啰。想着想着,我心里美滋滋的,立刻精神大振,笔下就好像踩着风,飞快地写起文章。
我边写边自言自语地说:“耶!马上就可以看电视啦。”这个时候,我的话被站在旁边的妈妈听见了,她严肃地说道:“你要认真地写呀,写不好是要返工的噢。”此时的我可没把妈妈的话放在心里,一心只顾着自己能够赶快看电视,见快要结尾了,我潦潦草草地写了几个字,心想:反正只要突出主题就行了。想完,我就把本子扔到了一边。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叫住了我,她打开作文本,仔细地阅读起来。我发现妈妈皱起了眉头,心里有些不安地想:到底怎么样了,会不会写的不行呢?
“你这篇文章写得不行呀!内容不符合逻辑,我建议你重写!”妈妈放下本子,“你要把心多多放在学习上,不能总是三心二意,听见没有?”“什么!要重写,怎么会这样?”我又是气愤又是难过,无奈地接过本子,伤心地哭了起来,哎!好看的动画片泡汤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那页作文纸撕得乱七八糟。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哭什么?写不好还可以重写,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成功的!”我慢慢擦干眼泪,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吗?”妈妈肯定地点点头:“对呀!我怎么会骗你呢?”我心里默默地想:妈妈说得有道理,遇到困难我千万不能畏惧呀,这次我一定要写出优秀的作文。想到这儿,我又打开作文本,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重新写了起来。
我认真地思考着,写了一半的时候,我怎么也不知该如何下笔了,我的心又悬了起来:完了完了,这下子该怎么办呢!无可奈何,我只好拼命地想……写完后,自己读了读,可怎么也觉得这文章的字数太少了,此时心里又开始琢磨起来:这么短的文章,妈妈会不会再次让我重写呀?上帝保佑这次能顺利地通过。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于是把作文本交给了妈妈。
妈妈捧起本子,我紧张地想:妈妈呀!求你别再让我重写了,我要累死了!这时,妈妈叹了一口气,说:“还是不行呀,你整篇文章都写得不够具体,很多地方只是点到而止,唉!你只能重新再写一篇了。”“什么?又重写?”我生气地说:“你不是在耍我吧!我可不是马戏团里的猴子!”我抢回本子,气愤地跳起来,两道“泉水”止不住地“哗哗”流了下来。我把门重重地关上了,失落地回到书桌旁。
我丢掉手里的作文本,躺在沙发里想:陈芸昕,你怎么这么笨?连个作文都写不好。这时,妈妈再次走了进来,语重心长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事情成功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生气地把头扭向一边,渐渐开始不听妈妈说的那些至理名言,“你骗人,刚才你说了那些话,我还是没有成功呀?”“那只是你没有耐心地专心写,现在你是在练笔,多写几遍对你没有坏处,每写一次你会发现文章在发生变化,自己都在不断地进步呀!你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妈妈相信你,只要认真努力,一定能写好这篇文章的,加油!”妈妈轻轻摸了摸我的脑袋,我慢慢地抬起头,擦干脸上的泪水,妈妈相信我不笨,或许我缺少的是耐心和坚强的毅力。我鼓起了勇气,重新坐在桌前,打开已被我撕坏的作文本,重新开始我的创作。我定了定情绪,时刻记住妈妈的话,这次我的脑海里不再有任何杂念,写得那么专心致志,屋里只听得到时钟滴答滴答的脚步声:一分,二分……不久后,作文终于写完了,我自己在心里默默地读了一遍,觉得比前两篇好多了,于是我勇敢地交给了妈妈。直到妈妈看完我的文章,脸上露出了欣慰和满意的笑容时,成功啦!我开心地跳了起来,那一刻我开心地笑了,那一刻我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和自豪的泪花。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当我们历经挫折与失败获得成功时,让我们一起尽情地欢笑吧,让我们一起尽情挥洒喜悦的泪水吧!
大自然的文字还有那些?
1. 把《绝句》(七绝)改成一个故事500字的作文
一字千金 典故一: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
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入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思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
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
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
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典故二: 南北朝时,梁朝有个叫钟峻的人。他写了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名为《诗品》。
在书中他写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不能少。
每个字的作用价值一千两黄金。这是来产战国末期一个故事。
2. 绝句改写成作文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是年春,我居于台城,黯黯天际,雨水淅沥,洒入江中,涟漪四起,化开,无踪.*雨霏霏,江边小径红稀,却芳郊绿遍,一片生机.花草不要命地吸收水分,恨不能一次喝完. 五更梦,六朝之貌也只有在梦中能看到,昔日繁华,如今却依依无寻,想问行云何去?无人告诉我.正愁上眉梢,一声凄婉啼叫于空中回旋,夹杂着雨声,却又毫不失它的哀婉之意,抬眼望去,梧桐树上,一只鹈鴂,甚是惊讶.古人有云,鹈鴂即子规,至三月鸣,昼夜不已,鹈鴂鸣叫,百花凋零,如是.顿时,心中尘埃并起,想要疏狂图醉,却无酒消愁.愁上加愁,回首六朝,夜夜歌舞升平,日日征尘不断,嘶骑交锋,令人神往.流年似水,只那么顷刻之间,幻灭,笙歌散尽,兵甲弃地,马死人亡,一片黯然的景象,伤流景,只觉得此刻只恨浮生梦少,欲哭无泪,欲笑还颦,真是恨不能回到六朝,解我思念之情怀,只可惜逝者如斯,我惜不得流年. 三月雨,滴滴落于黄金缕上,阑干碧树,杨柳风轻,只一寸,却已成千万缕丝,尽看来,满眼游丝兼落絮,春风徐徐,吹过千丝乱,飞絮蒙蒙,似花飞雪,一副美态,好不俏丽.观其景,又生一感,觉得万水千山,天地万物之中,数它——台城金缕最无情,无情不似多情,多情令我怀念逝去如梦的六朝.从塌上醒来,人醒了,愁却未醒,心中似有千千结般,千万丝结,难解难分.而这千丝缕叶却依旧千丝缕,依旧飘飞絮,依旧如烟笼,依旧立堤十里,依旧无情. 欲罢,却想此无情物是否也是万叶千声皆是恨,顿觉安慰,故欹单枕,欲梦六朝.。
3. 用《绝句》写成文包诗,作文400字唐代有一大诗人“贺知章”,他写过许多著名的诗。有一天,贺知章在家里感到很烦闷,连一首诗都写不出来。要知道“诗起源于灵感”,没有灵感,怎么写出诗来?于是,贺知章决定开车去到外面溜一圈。贺知章解开车锁,坐在车上,系上安全带,握紧方向盘,踩下油门,飞奔而去。
贺知章开车,来到一条小溪边,只见河岸那一棵棵高大的垂柳已是枝繁叶茂。贺知章看到怎么美妙的一个画面,连忙停下车来,走到一棵大树前仔细端详:只见这一棵高大魁梧的柳树与众不同,像是用一块块精致的碧玉做成的;再抬头往上一瞧,那无数条茂密的枝条,仿佛是一条条五颜六色的丝带在往下垂。贺知章突发奇想:是谁将这柳枝上细小的嫩叶给裁剪而成的呢?这时,二月的春风正轻轻地吹拂着,贺知章恍然大悟,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它宛如一把灵巧的剪刀。贺知章诗兴,立即开车驶向家中。
回到家里,贺知章立即拿出笔来,在纸上写下《咏柳》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 古诗词改编作文500字李白带我去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壮景,苏轼与我"相步庭中:看那"水中藻行交错,盖竹柏影也"的美景,诗人伴我同行,与我度过快乐时光,伴我成长!诗人与我看风景枯黄叶子随风而落下,不!那不是叶子,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壮丽风景,告诉我们什么是奉献,月亮高高挂于空中,不!那不是月亮!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哀伤风景,告诉我们什么是乡愁,潭水飞奔而下,不!那不是潭水,那是桃花潭水深千尺,比及汪伦送我情"的爱意风景,告诉我们什么是友谊!诗人与我看风景,告诉我,秋天的风景,叶落,让我们懂得奉献,夜空的风景,月升,让我们懂尝到乡愁,潭水的风景,水流,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友谊.诗人伴我同行,与我看风景,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谢谢你,让我明白这么多!诗人要我爱母亲诗人伴我同行,告诉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辉,你要爱你的母亲"对啊!我要爱我的母亲!母亲默默干着活,掬楼的背影,形成了单调的风景,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你的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了解,花静静开放,你无声地干活,想告诉你,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我是多么地爱你,可是,我们之间却彼此无语,有的只是彼此心的感应,你倚在门口,无非是在等待我的归期,你着急的张望,深情地收候,母亲,我要爱你,关心你,理解你,紧紧抱住你,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诗人伴我同行,要我爱母亲,谢谢你,让我懂得了我母亲,谢谢你,让我知道要爱我母亲!诗人让我尝到乡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往空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往海望"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驶人愁,泪流下,"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日欲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人让我尝到乡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乡愁在心头!诗人伴我同行,谢谢你,我一定努力,拥有"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豪情,拥有,"谁言村草心,报得三村辉"的孝顺,拥有"菊东临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拥有;'衣沾不足惜,但驶愿无玮"的意愿!诗人伴我同行,那浓浓爱!那深深愁!那悠悠景!
5. 古诗词改编作文500字吕岩的《牧童》
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
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
大概写了点,你可以按基础扩写
6. 把《绝句》改写成一篇小散文春,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春,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
她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姗姗来到了人间。 瞧!春天的太阳升起来了,多么美丽,多么暖和,太阳照耀下的山川也那么美丽,仿佛镀上了一层金,闪着耀眼的光泽。
那温暖的春风也轻轻唤醒了花草,花儿们在碧绿的草坪上争奇斗艳,散发着芳香,瞧!有的红,有的黄,有的蓝、有的紫……美丽极了!它们挺着身子,在阳光下张开如花似玉的笑脸,向小朋友们预报着春天的来临。 那燕子也毫不寂寞,为温暖的巢到处奔走:“叽咕,叽咕,春天来了,泥软了,天气好了,我们作窝了,叽咕,叽咕!”它们这儿衔点泥,那儿叼根草,放上柔软的羽毛,“叽咕,叽咕,窝做好了,窝做好了!” 鸳鸯趁着这大好时光,成双结对地到沙地上去晒太阳,一边晒一边唱:“呜呜,呜呜,沙子暖又湿,躺着刚刚好。
太阳照一照,来年再来躺!呜呜,呜呜。”它们睡在柔软的沙地上,受着阳光的沐浴,不知有多快意,真是赛过活神仙,怪不得他们说来年还要躺! 啊!春!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它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多么美丽的世界。
大自然的文字课后习题答案
一丶天气兴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二、看云测天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测天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
“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四、闻雷测天
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雾测天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
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测天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七、看物象测天
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预测天气。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不会下雨。
“蛇过道,大雨到”、“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蚂蚁垒窝天将雨”、“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来临”、“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低、湿度增大的生理反应。
在晴天转雨时,人们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都预示天要阴雨。
八、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
有许多天气谚语是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坏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要知未来瘫不瘫,就看农历二十三”(瘫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难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晒龙袍,淋破龙袍反晒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后期阴雨天数多)等。
为什么这些关键日的天气易出现变化呢?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总结发现:冷暖气团经常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的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九、3个月韵律测气候
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作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
⑴“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
⑶“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
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
⑸“春雪百日雨”。
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
十、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
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
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天上的每一颗星,地上的每一粒石子,石头上的青苔,天上飘飘的云,嫩绿的小草儿,娇嫩鲜艳的小野花,青石板桥上的晓露晨霜,比翼双飞的鸟儿,海边美丽的贝壳、凤尾螺,雪地上神秘的脚印,水里翩然游动的鱼儿,古树圈圈的年轮......
超多的!
你老早就认识了字,并且毫不费力地读出街上的随便哪一块招牌。你不会跑到理发馆里去买药,也不会跑到药房里去理发。如果人们不陪你,你也会很容易地找到路,只需要给你正确的地址、街名和门牌号码。
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东西。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有什么分别。
就像书里的话是用字母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
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
但是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他们也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云,也是天空大书上的字母。它不但讲现在的事情,而且讲将来的事情。在天气最好的时候,根据云可以预测出雷雨或者*雨〔*雨:连绵不停的过量的雨。〕。
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像铁匠铺里的铁砧〔铁砧(zhēn):捶打钢铁材料时垫在底下的器具。〕了。
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一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在那儿的风就是刮得那么有力。
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
如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
太阳光还是很热的,是个平静、晴朗的日子。这时候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近。凝视天空终于可以勉强分辨出一张模糊的蜘蛛网,就像给风吹着似的。蜘蛛网飞近了,抬起头来,已经瞧出,这不是什么蜘蛛网,而是许多长脖子的鸟。它们呈人字形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张蜘蛛网了。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
“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连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成的,你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林当中躺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
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这么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
谁如果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会立刻说出,这叫做漂砾〔漂砾(lì):冰川消融后沉积下来的巨大石块,上面常有冰川擦痕。砾,碎石。〕,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这些冰川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碎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当到书里去寻找解释。
还应该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这只鸟叫什么名字?雪地上面是什么东西的足迹?
这样,等你将来长大了,做一个建筑工人,或者飞行员,或者海员,或者田地上的工程师——农艺师,你看大自然的书一定会像那印在纸上的书一样清楚明白。
下面是戴巴棣所写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诗中的几节: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参考资料: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二、看云测天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测天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
“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四、闻雷测天
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雾测天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
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测天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七、看物象测天
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预测天气。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不会下雨。
“蛇过道,大雨到”、“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蚂蚁垒窝天将雨”、“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来临”、“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低、湿度增大的生理反应。
在晴天转雨时,人们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都预示天要阴雨。
八、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
有许多天气谚语是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坏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要知未来瘫不瘫,就看农历二十三”(瘫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难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晒龙袍,淋破龙袍反晒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后期阴雨天数多)等。
为什么这些关键日的天气易出现变化呢?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总结发现:冷暖气团经常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的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九、3个月韵律测气候
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作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
⑴“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
⑶“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
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
⑸“春雪百日雨”。
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
十、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
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
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天上的每一颗星,地上的每一粒石子,石头上的青苔,天上飘飘的云,嫩绿的小草儿,娇嫩鲜艳的小野花,青石板桥上的晓露晨霜,比翼双飞的鸟儿,海边美丽的贝壳、凤尾螺,雪地上神秘的脚印,水里翩然游动的鱼儿,古树圈圈的年轮......
超多的!
你老早就认识了字,并且毫不费力地读出街上的随便哪一块招牌。你不会跑到理发馆里去买药,也不会跑到药房里去理发。如果人们不陪你,你也会很容易地找到路,只需要给你正确的地址、街名和门牌号码。
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东西。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有什么分别。
就像书里的话是用字母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
(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这四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材料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第一部分说明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先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子,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地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方法。第二部分,话题转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部分也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文章第三部分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讲一个问题,都举有实例,这样文章就有说服力,也容易让人明白。文章最后一部分,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层意思,有轻有重,突出了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最后,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说明语言准确、生动、典雅。
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大地”“苏醒”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燕子是“翩然归来”,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镜头。“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为下文用另一个拟人“大自然的语言”作准备。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的优美词语,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像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第二段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两组词,一句四字,极其概括、雅致,文气扑面。这一段更让人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句话中“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此外,文章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如第三段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时候,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用词处处都经过推敲。在说明影响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时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把例子加以比较,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同时还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二、问题研究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2.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
举例的多少,要看需要,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好几个。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本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训练概括能力。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集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目的是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一个句子。)
次第,一个接一个。造句略。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三、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扩展运用所学到的物候学知识。
1.农谚“清明前,开秧田”讲的是根据节气来确定“开秧田”的时间;“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2.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有过在初春爬山经历的同学,可能曾留意到山上的树木比平地上的树木发芽晚。
教学建议
一、通过本文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
通过本文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这篇课文同时也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本文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概括要点就是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比如,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观测对于农业有什么意义等等。而学习本文的语言,主要是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特别是第一、二段描写四季景象的语言,要指导学生把它们积累下来并学会运用。
三、这是一篇说明文,教学时可以淡化文体,只把它当作一篇科普文章来处理就可以了。所以,重点还是积累科学知识,学习文章语言。但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中学到一些读、写说明文的方法。比如,可以有意识地使学生注意,说明事物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而且还要力求做到生动形象,所以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说明事物时,作者经常举一些例子,列一些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说明事物还要有条理,有主次,有详略,这样才更有逻辑力量等等。这些都可以适当地向学生点拨一下。
有关资料
一、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竺可桢(张福春)
竺可桢(1890—14),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委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1961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2年才得以恢复。近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是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1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索其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用了物候学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竺可桢在一生中,勇攀高峰,不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他的功绩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
(选自《物候》,气象出版社1985年版)
二、名词解释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如华北黄河流域一带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谚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三、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四、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五、课文分析集锦
1.关于标题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许伯明《〈大自然的语言〉分析》)
2.关于一、二两段的讲析
①文章开头从“立春”写起,以文学语言、拟人的手法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这些就是物候现象。文章写春天,“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这里按时序选取了一些具有特征的自然现象,说明了问题。接着写夏天,强调气候是“炎热的”,又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季,主要选取“果实成熟”,树叶黄落,“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等特征来写。而写冬天,则是从深秋“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过渡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一句话就成了。可以看出,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在普及科学的读物里,这种写法很重要。在这一段末了,总结了一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句话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这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刘镇江《〈大自然的语言〉讲解》)
②课文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不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苏醒”一词,就会略知端倪。紧接着读下去,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彩笔描绘了花草鸟虫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显现四季时序的更迭和特色: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地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文章第一段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这样开头,仿佛游离于题旨之外,其实不然。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景象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分句,把花草鸟虫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的关系点出来,透露出物候学的蕴含;后一分句诱发下文,点明这种关系对农事的影响:“杏花开”“快耕地”;“桃花开”“快种谷”;“布谷唱歌”“割麦插禾”。从而使人清楚地认识到,“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变化,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行文至此,点明了题旨。在这个基础上,课文概述了物候、物候学的形成及其研究内容,使人对物候学的特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