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全国上半年天气有记录查询吗?
2023年12月13日起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雪到暴雪天气。
12月13日至15日、14日至16日,我国中东部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其中,华北、黄淮的强降雪落区与12月10日出现强降雪的区域高度重叠,日降雪量具有一定极端性;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雪到暴雪天气。
具体来看,2023年12月13日至15日,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和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辽宁、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辽宁东部、吉林东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局地有大暴雪,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冻雨。
本次过程中,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及吉林、辽宁等地暴雪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高,需警惕对交通出行、城市运行及农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大雪天气出行的注意事项
1、防滑:在下雨下雪的道路上行走,最好穿防滑防水的胶鞋、尽量不穿平底无花纹的鞋,身体重心要放低,缓步慢行并随时注意行车情况。
2、防摔:行走时要高抬脚、缓慢踩,减少鞋面和地面的向前摩擦力,降低摔倒的可能性。另外雨雪天减少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选择步行或公共交通工具。
3、防砸:当降雪较大时,树木、广告牌等常因积雪过量而坍塌被砸伤,出行时要远离积雪的树木,广告牌等,另外,雨雪天气,屋檐和树枝上容易挂满冰凌,冰凌断裂滑落易伤行人,应当远离。
4、防磕碰:雨雪覆盖了道路上许多“陷阱”,如坑洼、井盖、建筑材料会被遮住,行走过程中选择有脚印或车辙的地方走。
5、防被撞:横过道路时,要先站在路边上调整好雨帽、雨伞的角度,使其不遮挡视线,先四周观察确无车辆驶来时,方可小心通过。
2011年全国上半年天气有记录查询吗?
京津冀未来3天现区域性暴雨最近是怎么了
6月20日受缓慢东移的高空低涡影响,21日至24日京津冀地区将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本次降雨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并伴有强对流天气等特点。
针对网上流传的“六年来最大冷涡暴雨即将光临京津冀”,北京市气象专家回应,在低涡天气系统影响下,水汽辐合明显、上升运动强烈,加之低涡移动缓慢,降水持续时间较长,易形成暴雨天气。
北京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郭金兰介绍,降雨初期,弱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明显,大气对流性强,伴有雷电、短时大风和冰雹,短时雨强较大;中后期低涡主体影响,大气整层温度下降,对流减弱,雨势相对平稳。
其中,最强降雨出现在21日夜间至23日,河北中北部、北京及天津累计降雨量级可达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短时雨强较大。
北京地区21日午后到夜间,大部分地区有雷阵雨,以小到中雨为主,雨量分布不均,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短时大风或冰雹。最强降雨时段出现在22日白天到夜间。23日至24日仍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大部分地区过程累计降雨量级可达大雨到暴雨(40至80毫米),西部山前及东北部地区雨量大,局地可达大暴雨(100至15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30至50毫米。
气象专家提示,强降雨天气将导致低洼地区和部分路段出现道路积水,对22日早、晚城市交通将造成较大影响。降雨期间需远离山区、河流、水库、旅游景区和建筑工地等危险地带。注意防范山区强降雨可能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此外,持续降雨将影响冬小麦的收晒,提醒抓紧时间抢收及晾晒。
半年全国天气气候大盘点
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东北华北持续罕见低温、南方11次强降水过程、东北地区6月异常高温、北方春季沙尘肆虐……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认为:今年1月至6月,我国天气气候十分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突发性、极端性和并发性突出,影响范围广、灾损程度重。
西南高温少雨,发生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
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中旬,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广西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0%~80%,其中,云南、贵州两省区域平均降水量均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少值。
西南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云南、贵州两省平均气温分别为历史同期最高和第三高值。长时间高温少雨导致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此次干旱持续时间长,接近半年之久,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旱区最长干旱日数均超过150天,云南、贵州平均干旱日数均达历史同期最多;云南、贵州重旱范围一度分别覆盖其85%和81%的县(市)。
东北华北受频繁冷空气影响,发生近40年来罕见持续低温
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受频繁冷空气影响,东北、华北发生了近40年来罕见持续低温灾害,呈现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极端气温低、对农业生产影响大等特点。
京津冀三省(直辖市)平均气温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平均最低气温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低值;东北三省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和第三低值。
异常严寒导致渤海、黄海北部海域出现罕见海冰灾害。去年11月上中旬的强降温、雨雪天气使北方冬小麦提前15天至25天进入停止生长阶段,今年开春后两次寒潮天气过程导致华北中北部冬小麦返青推迟了7天至20天。
1月至5月中旬,东北地区雨雪天气多、雨雪量大、土壤异常过湿。东北三省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南方入汛早、影响范围广、强对流天气出现早
今年1月1日至3月16日,江淮、江南降水频繁,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5省区域平均降水量达31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1%,居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位。强降雨导致江西、浙江等地3月初就出现了罕见早汛。
5月至6月,南方强降水天气过程高达11次之多。江南、华南主要多雨区(雨量大于600毫米区域)平均降雨量达829.8毫米,降雨量之多为历史同期第一位。
频繁强降水造成西江、湘江、闽江、赣江、信江等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江西抚河堤坝决堤,湖南、云南等省部分水库水位逼近汛限水位;江西、广西、广东、福建部分县城发生严重内涝;6月28日,贵州关岭县暴雨诱发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另外,受持续暴雨影响,江西、湖南、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多条国省干道因水毁局部交通中断,江西境内铁路鹰厦线、峰福线部分列车停运。
强对流天气通常在四五月份进入活跃期,但今年1月至3月就明显增多,1月26日在云南出现了首次强对流天气,比多年平均出现时间早半个月。
东北地区6月高温天气频发,强度突破历史极值
6月,我国东北中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及内蒙古大部、新疆大部、陕西、海南等地普遍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
6月23日至29日,东北大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8℃至40℃,共有96站日最高气温达极端事件标准,32站突破历史极值。异常高温,加上森林可燃物干燥,导致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森林火险等级高并发生森林火灾。
冬春季新疆北部降雪多,后期发生融雪型洪水
1月至3月,新疆北部平均降水量为94.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倍,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为历史同期最大值。
3月至5月,随着气温回升,新疆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出现融雪型洪水,阿勒泰、塔城、伊犁、博州、巴州、克州、喀什、和田等8地(州)29县(市)遭受洪水袭击,并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北方发生16次沙尘天气过程,强沙尘暴相对偏少
今年以来我国已发生16次沙尘天气过程。
北方沙尘天气呈现五大特点。一是首发时间偏晚,今年首次沙尘过程出现在3月11日至12日,是近10年来最晚的一年;二是发生时段集中,沙尘集中出现在3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这两个时段平均3天就出现一次;三是影响范围较广,北方大部地区均出现了沙尘天气,其中,3月19日至22日的强沙尘暴过程累计影响我国21个省份,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一次,这次沙尘天气还影响到我国东部周边地区;四是强沙尘暴较少,仅有1次,少于2000年以来同期平均值;五是局地沙尘强度强,4月24日至26日,甘肃民勤等地出现了特强沙尘暴,瞬间极大风力达到10级,为近9年来甘肃省最强的沙尘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