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一般没什么好玩的。推荐以下景点:
德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西部,距市区约18公里,地处云贵边缘与武陵山脉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峡谷中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10°04'、北纬28°08'–28°29'。景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分小龙、峒河、德夯三个景区。1987年元月一日正式开园,199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色湘西》等二十多部影视片在这里取景拍摄。
德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6°C–18°C。地处中国地势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爬升的临界点,地理断层造成了壮丽的峡谷地貌。景区自然风光十分秀丽,是典型的石灰石峡谷地貌,被国际地质界誉为“金钉子剖面”。
位于景区核心的德夯苗寨,是天下闻名的苗鼓之乡,曾出过两代杰出的苗鼓王。德夯苗寨的民居是清一色的青瓦木板屋,几条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编织着百余户人家。九龙溪穿寨而过,一座古朴典雅的石拱桥横跨山溪。
每年“接龙”这天,桥上桥下彩旗飘扬,人群熙攘,唢呐锣鼓喧天。来自四乡八寨的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簇拥着“龙女”,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接龙队伍登桥而过,去寨旁的玉泉门“接龙”。象这样大型的苗家传统活动,还有“苗鼓节”“清明歌会”、“赶秋”、“百狮会”等。活动之后,你可应邀去苗家做客,感受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品尝苗家风味的阴米茶、五谷饭、酸鱼、酸肉及包谷浇酒。还可应邀加簧火晚会,观赏苗家姑娘小伙为你表演“跳鼓”、“接龙”、“尤拳“等传纣文艺节目。每年9月,还可观看一年一度的国际攀岩比赛。
这里居住着一群苗族百姓,民风古老纯朴。他们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女人喜戴银饰,穿无领绣花衣;男人爱结绑腿,吹木叶。他们自己种桑养蚕,纺纱织布,手工织品巧夺天工。这里的人们沿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纸、碾米、织布,用筒车提水灌田。小溪河旁,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筒车,吱吱攸攸地转动,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德夯村现居住有80多户人家,他们的节庆活动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斗牛节、姊妹节等,其中尤以苗年最为隆重。苗族的文化活动有苗歌、苗舞、抢狮、上刀梯、斗牛、赛牯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有苗家做客、拦门对歌、敬酒、苗家跳歌晚会、歌舞会、苗族鼓舞、灯火送客等30多种节目。
苗鼓节
苗鼓节是苗族传统的神圣节日。每年农历九月九,四乡苗民请出封祭苗鼓,击鼓狂欢,通宵达旦。德夯被称为华夏苗族文化第一村。02年的中国湖南旅游节期间,旨在向来湘的海内外游客展示苗家文化、民俗、风情,提升湘西旅游知名度,同时也为吉首市建市20周年市庆活动增添一道风景。本次苗鼓节由湘西自治州政府和省民委联合主办,它首次邀请全国七省市自治区苗鼓队表演参赛。同时,还有苗鼓椎牛、百狮登高、苗歌盘唱、八人秋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活动加盟,并举办湘西风情美术展览和摄影作品展。
苗家赶秋
苗家赶秋节是在农历立秋的那天(农历是七月十四,阳历是8月22日。)或后一两天举行。这时节,田里地里一
云中的问天台
片金黄,秋收作物在多成熟,眼看丰收在望,一年收入基本定局,丰收景象振奋人心。为此人民举行集会,称之为“赶秋”,热热闹闹地欢庆苗家一年一度的节日,喜庆既将五谷丰登的年成。这天身着节日盛装的苗家男女老少,有的手舞巨龙,有的扮演雄狮,有的耍着元宝、钢叉,有的吹着螺号、唢呐、一队队,一行行,锣鼓喧天,彩旗飞扬,从四面八方涌入秋场。秋场的平坝中,山岗上,龙飞狮跃,剑叉飞映,民间文艺,秋千飞转,苗歌回响,人群簇拥,笑脸张张,霎时,秋场内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流沙瀑布
流纱瀑布
德夯顺溪边小路右行3里许,至流纱瀑布,瀑布高216米,据说高度落差居全国之冠。如白练凌空,似银纱悬壁。大部分时候,瀑布从绝壁之上腾空而下,极高的落差,流水到了下面就散落成流沙状。游人可以沿着两边山路,从瀑布下走过,淡淡的水若雾似纱般纷纷扬扬飘下来,感觉如进入水帘洞一般,有丝丝细雨,浸入心脾。由于峡谷的风很大,使得水流左右飘舞,“流纱”二字恰好能描绘出它的特点。
流纱瀑布附近有燕子峡瀑布群,它位于德夯溪的尽头,它由10道落差在200米左右的瀑布组成,雨季时瀑布群连成一片,宽约300米,景象十分壮观。[5]
矮寨公路奇观
矮寨大桥(4张)
矮寨奇观旅游区位于湘西州吉首市西北,湘、鄂、渝、黔边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10°04'、北纬28°08'—28°29'。地处张家界至凤凰古城的黄金旅游线上,有长吉高速、吉茶高速、吉恩高速、吉怀高速、G319、G209国道、省道S229经过,距贵州铜仁机场70公里、张家界飞机场150公里,枝柳铁路穿境而过。
“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是矮寨景区的鲜明特色,其休闲旅游品牌已闻名全国。景区内天桥(世界第一桥——矮寨大桥)、天路(矮寨公路奇观)、天瀑(全国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天台(问天台景观)、天谷(七大峡谷)勘称“天地奇观”。[6]
湘川公路(319国道),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生命之路。 湘川公路矮寨坡路段,是这条公路最为险峻的路段,440米垂直高度,水平前行不足100米,6公里13道大弯,一个8字形弯道,一座立交桥……构成了壮丽的世界级公路奇观。矗立在路边的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上,那些民国人物题写的碑文,已成传说;开路先锋雕塑,已成为吉首的精神图腾。
谷韵吉首
世界路桥奇观100年来,这里先后创造了两个路桥史上的工程奇迹,他们分别是建成于1936年的“矮寨坡公路奇观”和即将通车的跨矮寨大峡谷“世界第一悬索桥”。
“史上最牛交警”矮寨交警,正感动着中国;将来,这段传说级的公路,还将成为极限运动爱好者的乐园,必将谱写新的传奇。[7]
乾州古城
乾州城又名乾城,古为苗疆要塞之地,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畔,209国道和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传统的物质集散中心。石城墙垣逶迤回环1980米,约二公里。全城有“向日门”、“鸿文门”、“宜化门”三门。明代嘉靖年间在此筑边城近200公里,以堵击苗族人民起义反抗,此城中心成了统治者“苗防”的大本营。
历史概况
乾州古城,距今约有上千年文明史。乾州四周环山,中为盆地,有天星河、万溶江从中穿过,形成三陆横陈,状如乾卦,两河中间古时称州,因曰乾州。周围群山似九龟寻母,万物向荣,按照古代地理学规则,这里是建城造市的理想之地。
五帝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土著人。商朝时期僰人在此繁衍生息,后迁入西南,以后来了猺人,再以后又来了苗人。秦汉时期乾州就是重要商埠码头,是湘西四大古城之一。宋元时期,“潕溪蛮夷”不服朝庭管辖,朝庭常派军队征剿。明清时期朝庭在湘西、川黔东南地区广修边墙、设兵营、建碉卡、阻隔蛮夷。乾州古城北有喜鹊营,南有镇竿城,是南长城防御线上重要军事指挥中心,并与铜仁、镇远等古城遥相呼应,共御边关。
十里古街
秦汉时期这里是重要的商埠码头,南来北往的驿站、驿道在此交会,水上交通发达,是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明清逐渐成为苗疆边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代来是湘西古四镇之首(乾州、铺市、里耶、茶洞)。早在沈从文著作《湘西》中是这样描述乾州古城的:“乾州,地方虽不大,小小石头城却整齐干净,且出了近三十年来历史上有名姓的人物……”他道出了乾州古城,是个古老神秘、繁荣昌盛地方。
乾州古城人杰地灵。在这块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先后养育了明正德年间致力家乡教育事业的苗族知识分子吴鹤;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吴八月;光绪年间,不顾年迈,在家乡募兵到闽、台抗法的陕甘总督杨岳斌;率兵抗击八国联军、保卫大沽口、以身殉职的天津总兵罗荣光;民国期间,涌现了民国陆军次助长傅良佐上将和热心苗区教育,潜心研究苗族问题的苗族学者石启贵;中国当代画马四杰之一的张一尊等一批民族英才。
风景如画胡家塘
胡家塘,相传在唐朝时候就有了,后因胡氏木材商贾为塘之主,而名胡家塘。她是古城独具特色的景点之一,占地约2900多平米,一座弯弯的“清风桥”将池塘分为大塘和小塘,小塘中有一口古井叫“安澜井”,井深不见底,是池塘水源之地,风水宝地。环塘而居的几十户人家,明清古建筑别具一格,养育了金石书画家杨味蔬,陆军少将高昆麓,武科举人高巡一、著名哲学家周礼全等许多人才。
胡家塘洋溢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尤其是满塘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宛如圣洁含羞的仙女,伴随翠绿阔大的荷叶在轻风中漫舞,那叶心凹处,晶莹剔透的玉珠在闪烁,真如神仙抛珠玉,凡间似仙境。夜深人静,青蛙欢歌,蛐蛐悠唱,萤火虫点亮思念……荷塘成了旅游度假、闲庭若步、垂钓嬉水、赏荷观景的好去处,也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观莲节之地。
举世无双的乾州“三门开”
乾州青石古城的南门是一座月城,因城开三门,成为我国古城建筑史上的绝品。
纵观中国的月城,均为两座城楼及直通相对的两道城门。唯乾州古城的月城有三座城楼,开三道城门,中间一座主楼,两边各一耳楼,布局成“品”字形,主楼与耳楼的高矮错落、间距搭配可说尽善尽美,这就是几百年来闻名于世的乾州“三门开”。
乾州古城呈狭长的梳子形, “梳齿长边”的城墙沿万溶江边而建,城外是一条绵延数里的河街,河街临万溶江一面是一排排架在河岸青岩壁上的吊脚楼,河街内侧是城墙。“三门开”位于南城墙的中部。沿河而息形成的乾州集镇是狭长的,从河街垂直延伸入集镇,最深处不到三百米,乾州厅府设在集镇中心,门对万溶江,距万溶江不到百米,南城门的修建,考虑厅府的安危是极为重要的。
在远古的冷兵器时代,修建城池主要是军事需要,以城墙和护城河构筑军事屏障,御敌入侵。乾州古城的南门需建在万溶江岸边,万溶江沿岸均为陡峻的青石岩壁。南门的修建在符合军事需要外,还应方便居民下河取水、洗涤.保持河街的繁荣,人货入城畅通。
“三门开”她的外墙像一面傍水而生高耸的石壁,“壁”下无路,紧临河水,万溶江是极好的护城天然军事屏障,敌人不可兵临城下,只能望而生畏。月城的主城楼高约16米,两边的耳城楼高约10米,城墙体全部用钻凿方正的青条石,墙体用糯米粉浆拌石灰粘合砌筑,接缝灰浆如线,极为密实。主城楼为砖木结构,二层,脊顶彩色葫芦瓷瓶、飞檐翘角、悬挂铜铃,对内一面装有轩窗,其余三面为特制的巨砖砌筑,开有两列嘹望眼,呈卧升形,内宽超50公分,外为一长缝隙,两层均可屯兵,第一层的两侧各开一个小门,便于城上巡察出入。
两边的耳城均为一层,装修与主楼一样,内可屯兵。月城内的两耳城之间傍外墙是一排营房,为屯军所用。三座城楼各有两扇城门,用坚硬杂木做成,足有20公分厚,门两面包铁皮,并用无数巨大的圆尾铁钉铆固,以防枪弹、刀劈、火攻,城门一扇重约千斤,开关时要两三个壮年兵丁一齐合力方能启动。月城的三座城楼连成一体,既有楼道相通,又有楼门相隔,这样的布局设防易守难攻,坚如磐石。两座耳城,坚实的城门一关闭,即可截断河街,把来犯之敌拒之城外。视情开耳城门出击,亦利在我方。平日城门敞开,无碍居民下河取水、洗涤,整个河街仍为一线,畅通无阻.保住了河街商贸繁荣,人货进城都十分方便。
“三门开”是嵌镶在乾州古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乾州古建筑中最耀眼的亮点之一。
杨岳斌故居
杨岳斌故居位于乾州古城,为陕甘总督、太子太保、光复台湾的一代名将杨岳斌于同治、光绪年间所建,座北朝南,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三间五进,烽火墙式砖木结构庭院,住宅深邃,院中有院,是乾州古城统一建筑格局的典范,保存完整。保护范围:耳城旧址东、北、西三象,各向院墙外延伸10米,南以街为界。
乾州城隍庙与观音堂
乾州城隍庙位于乾州古城老**院后,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乾隆六十年毁于战火,嘉庆六年,道光十年两次重建,有碑文可考此庙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8平方米,坐北朝南,硬山穿斗抬梁式砖木结构乾州城隍庙与观音堂现可互通。
天心庵
天心庵位于乾州西北近郊,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有近百年庵史。其庵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庵内有清泉,山半有风洞,洞外有古亭,历来为文人墨士游览吟咏之处,故为本地著名景点和古刹之一。加之佛鱼梵罄声播山泽,香火历来弗绝,然其几经沧桑又因年久失修丁酉之后已不复返。国运昌盛,地方人士克念古迹,爰邀信念众集资于壬申年之秋重修以弘佛法,俾造福后代化民从善。电视剧《父亲的战争》中田樱姑娘所在的尼姑庵既是取景于此。
罗荣光故居
罗荣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乾城县(今吉首)雅溪村。罗荣光任天津总兵镇守京津门户之大沽口炮台长达24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军大多不堪一击。罗荣光却以67岁高龄率领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口炮台。后因兵力悬殊,弹尽援绝,壮烈殉国,保持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之歌! 据史料记载,罗荣光生活简朴,“见有奢糜者,辄面斥之”,“位渐显,服食俭约,若老兵然”。[8]
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吉首市乾州城东,万溶江东岸,阁高20余米,直径10余米,为三层木质结构。下为青灰色鼓石奠基,上为灰瓦盖顶。阁楼四方翘角,翘角上立有飞禽雕塑,角下悬挂有风铃,每当风起,铃声传闻。阁楼建造得十分精美,每层镶嵌有古雅的花窗,显得即秀气又别致。观音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据《乾州厅志》(光绪版)载:“观音阁在厅东对河,道光十六年杨镇源重建,添修偏房三间,厢房一间,门楼一座。”阁楼结构和装饰风格显示出我国清时期建筑艺术的风格。[9]
黄永玉博物馆
黄永玉博物馆坐落在吉首大学风雨湖畔,博物馆结合了湘西民居特点和现代建筑手法,以灰色为主色调,大量采用木质结构,古朴典雅。黄永玉博物馆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5个展厅,陈列了黄永玉近200件作品和收藏。一进博物馆序厅,就可欣赏展示了黄永玉代表作之一的大型青铜雕《山鬼》。[10]
湘西自治州博物馆
湘西自治州博物馆坐落于吉首市风景秀丽的芙蓉岗公园内,距离市中心1.5公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湘西分馆、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11月,是湖南省唯一的一个少
数民族地区级国家三级博物馆,是国家民委首批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属于地区级旅游点。馆舍按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建造,建有湘西民俗风情馆、湘西剿匪胜利纪念馆和湘西剿匪胜利纪念碑等。馆藏文物已达 10余万件,尤其拥有大量的土家族、苗族民俗文物,许多民族民俗文物是全省仅有的,甚至有些是全国罕见的,这些珍贵文物是湘西文明发展史的真实见证和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