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岭淮河以南我国冬季气温有何特征

2.秦岭以北和秦岭以南的主要的气候类型

3.我国秦岭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4.秦岭山脉(中国北方的屏障)

5.阿尔卑斯山和秦岭的走向,结合两地大气环流特点,分析其对各自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6.秦岭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7.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

秦岭淮河以南我国冬季气温有何特征

秦岭的冬天气候特点_秦岭冬天最低温度

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岭南是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和西双版纳等部分地区热带雨林.

秦岭—淮河是我国地理南北分界线.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西洋沿岸,智利沿海,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基本特点为: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夏半年降水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西风带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降水最多月份的降水量是降水最少月份的3倍以上,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温5~10℃,夏季21~27℃,年降水量约350~900毫米。自然植被以耐干旱的灌丛为主。

秦岭以北和秦岭以南的主要的气候类型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质、地理、生态、环境、气候乃至人文的重要地理界线.东西走向,穿过甘肃、陕西、河南等省,横贯大陆的中部,广义的秦岭,东连大别山,西接昆仑山、祁连山,绵延千余千米.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故答案为:(1)秦岭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这里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秦岭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秦岭以北的代表水果是苹果、梨等,秦岭以南的代表水果是柑橘等; (4)甘肃、陕西、河南等.

我国秦岭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一般说来,山地所处地理纬度愈低、气候愈湿润、相对高度愈大,垂直自然带表现愈完整。我国秦岭自然带丰富多样主要有以下原因:

1、秦岭为东西向山脉,南坡为阳坡、迎风坡,北坡为阴坡、背风坡,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并且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因此,我国秦岭南坡坡麓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坡麓则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也比较丰富。

2、秦岭山体岭脊海拔2000—2500米,相对高度为1500—2000米,山高坡陡弯急,因而,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山地自然环境比低平地区复杂,所以山地垂直自然带比水平自然带复杂得多。

扩展资料

秦岭的气候特点

秦岭山地对气流运行有明显阻滞作用。夏季使湿润的海洋气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气候干燥;冬季阻滞寒潮南侵,使汉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气侵袭。

因此秦岭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南河流不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

秦岭以北为著名黄土高原,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冻结,植物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钙质。秦岭山地、白龙江流域尚保存连片森林,并有珍贵动物和植物。

秦岭山脉(中国北方的屏障)

秦岭山脉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山脉之一,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横贯陕西、甘肃、四川、湖北、重庆等多个省份。秦岭山脉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于世。本文将为您介绍秦岭山脉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人文历史,带您领略这座中国北方的屏障。

地理特点

秦岭山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200公里。它是中国北方的屏障,将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隔开,形成了中国的自然地理界限。秦岭山脉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高达3770米。山脉北坡多为陡峭,南坡则较为缓和,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秦岭山脉的气候特点多样,由于地形复杂,山脉南北两侧的气候差异明显。北坡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坡气候湿润,冬季温暖,夏季凉爽。这种气候差异为秦岭山脉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自然景观

秦岭山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其壮丽的山水风光。山脉北坡多为陡峭的山峰和深谷,南坡则是连绵起伏的山丘和宽阔的山谷。秦岭山脉的山峰峻拔,峡谷深邃,溪流纵横,瀑布飞瀑,形成了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画卷。

秦岭山脉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树种繁多。这里有茂密的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以及稀有的珍稀植物。秦岭山脉的森林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

秦岭山脉是中国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有大熊猫、金丝猴、穿山甲等珍稀保护动物,还有众多鸟类、昆虫和植物。秦岭山脉的生物多样性得益于其复杂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为各类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为了保护秦岭山脉的生物多样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有效地保护了秦岭山脉的生态系统,维护了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发展。

人文历史

秦岭山脉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还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秦岭山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秦岭山脉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秦岭山脉的文化景点有秦始皇陵、华山、咸阳等,这些景点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结尾

秦岭山脉是中国北方的屏障,它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于世。秦岭山脉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人文历史,使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山脉之一。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秦岭山脉的自然生态,传承和弘扬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让这座中国北方的屏障永远矗立在大地之上。

阿尔卑斯山和秦岭的走向,结合两地大气环流特点,分析其对各自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阿尔卑斯山:东西走向,而欧洲盛行西风,所以山地不会阻挡西风从大西洋吹来的水汽,于是欧洲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秦岭:东西走向,中国冬季风为西北风,会受到秦岭阻挡,导致我国冬季0度等温线近似于秦岭——淮河,.

秦岭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陕西现代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以及秦岭以北所呈现出的干旱化趋势主要是由不同尺度的构造运动所决定的。按照波浪镶嵌构造学说,中国地质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NE向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各分带同NW向特提斯构造活动带各分带的交织,其结果编织成斜方网格状的中国构造网。构造网上任何部位均兼具环太平洋和特提斯构造的双重特性。构造带与构造带的交织形成构造网结,称为构造结,是构造活动的强烈部位,秦岭恰恰位于中国构造网的腹心地带;地块带与地块带的交织形成构造网眼,称为地块,是构造活动缓和部位;构造带与地块带的交织则显示出构造带的单一优势构造方向,形成构造网线,称为构造段,其构造活动性介于地块和构造结之间。陕西位于中国构造网的中部,为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的3条分带,自东南向西北分别为渤海―川滇地块带、燕辽―太行―龙门山构造带、松嫩―陕甘宁地块带;特提斯构造活动带的3条分带自西南向东北分别为柴达木―四川地块带、祁连―秦岭―大别构造带、准噶尔―河淮地块带的交织部位,在陕西中部形成秦岭构造结。?

秦岭从太古宙起便因处于华南与华北地壳做天平式摆动的支点带上而具有很强的构造活动性;此后,它交替受到环太平洋和特提斯两个系统地壳波浪的多次冲击,叠加了多次构造

运动的印记,喜马拉雅运动以来主要是张、压作用相间而造成的半地垒―半地堑式地块波浪。从晚第三纪以来,秦岭再次以特提斯构造波系为主导,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相一致或稍晚一些的构造运动一起使秦岭地带进一步遭受挤压而抬升。第四纪早期,秦岭并未达到现今的高度,也不是气候上的分界线,甚至关中地区在气温稍高的暖湿期还可能发育了具有亚热带特点的阔叶林;到了晚更新世时,秦岭已经基本上升到现今的高度,其以北的气候渐趋干凉,从而成了中国中东部地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1、秦岭构造带对气候的影响?

秦岭构造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对低层气流的动力作用和机械阻滞作用。气流穿越山脉,在迎风坡沿坡爬升,水汽冷却而凝结,云量及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秦岭在冬季有效阻隔了中国北方盛行的极地大陆气团冷空气,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差异上。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陕西秦岭冬季南北气温相差3 ℃~4 ℃,特别是当强冷空气过境时,这种阻滞效应更为明显,南北温差可超过10 ℃。夏季中国盛行热带海洋气团,由于大陆上基本都为热低压,南北气温相差不大,所以秦岭的屏障作用主要表现在降水的差别上。?

同时,秦岭的构造隆升不仅使各种气象要素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的水平分布南北差异大,而且垂直变化也有差异。秦岭以北的极端最低气温远比秦岭以南低,说明秦岭以北气候大陆性远比秦岭以南强,使得秦岭以北季风气候大陆性增强,秦岭以南季风气候大陆性减弱。西安与汉中纬度只相差1°14′,汉中还在西安以西,但西安大陆度(气候受大陆影响的程度)却比汉中大10%[13]。另一方面,从秦岭山麓到山顶,大陆度有所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凸出山峰具有气温年度差异较小的海洋性气候特征。这就加强了中国北亚热带西部(具体表现

在秦岭南坡海拔800 m以南的陕西地区)的气候特征,使其与同纬度中国大陆东部靠近海洋地区具有基本同样的水热指标,并且典型性和稳定性比同纬度中国大陆东部地区还要强,陕西最南部的河谷和坝子甚至具有中亚热带生态环境的水热组合特征。?  根据天气动力学原理,气流翻越山脉后将产生振动波,当具备一定湿度条件时,即可产生降水,并且山体越高大,产生的背风波动越强。陕西降水的水汽输送主要靠低层偏南气流,而3 000 m以上的秦岭山脉则对此气流有强烈动力扰动作用。在山脉平均高度以上的地方,山脉背风面出现降水峰值偏南;低于山脉平均高度的地方,山脉背风面出现降水峰值偏北。秦岭北侧夏季的大范围大雨、暴雨是大尺度自南向北的暖湿斜升气流、自北向南的干冷气流与较小尺度的背风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两种不同尺度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加大了陕西的降水效率,但这种波动效应同秦岭南坡和延安南侧为上升运动区,而与关中为下沉运动区的分布一一对应,即上升运动对应于降水峰值区,下沉运动对应于降水谷值区。关中地区位于秦岭山脉的背风面,地势较低,几乎不产生气流波动效应,因此,在7月雨季波动效应产生的降水量最少,但关中地区西部由于被三面山地围陷,也可产生较强的背风波动作用。关中地区以北地势逐渐增高,背风波动产生的降水量也逐步升高,在秦岭北侧约一个半纬距附近(延安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降水次峰值区。?

秦岭是新构造运动强烈隆升形成的半地垒―半低堑山地,东南暖湿气流被逐级抬升,从而使该地区成为陕西的多降水区。由于秦岭北仰南倾的构造特征,气流越过秦岭主脊后处于强烈下沉区,降水急剧减少,所以秦岭南部长江水系流域总面积虽只占全省总面积的354%,但有效受雨面积大,年径流量占全省的734%。秦岭以北黄河流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2.6%,但年径流量仅占全省的266%。秦岭对气候的多种作用是导致陕北和关中大部分地区资源性缺水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陕甘宁地块向东南倾斜和渭河断陷盆地北仰南俯,并分裂成许多较小的断块,其中大多数断块也向南倾俯(例如骊山和沁水倾斜断块),所以造成秦岭以北主干河流的支流普遍北长南短,秦岭以北大范围水系向关中地区汇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关中地区的水资源量。?

2、秦岭构造结X型构造格架的气候综合效应?

地学界普遍将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气候的重要分界线,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同时,由于中国降水主要受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专家们普遍认为降水、温度等气候指标主要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的梯级式下降,但局部矛盾显而易见。研究发现,上述现象是秦岭构造结两个斜向的构造隆升带交织叠加后形成的X型构造格局所制约的X型地形特征造成的。?

干燥度是蒸发力和降水量的比值,通常以干燥度1.0、1.5、2.0、4.0作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干燥气候的界限。黄土高原的干燥度除五台山小于10,为湿润气候外,其余各地的干燥度都大于10。2.0等值线大致从长城沿线一带通过,此线以南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山西高原绝大部分、陕北高原北部、甘肃六盘山以西属于半干旱气候;陇东、关中西部、陕北南部、晋中南山区是黄土高原湿润状况最好的地区,年干燥度小于1.5,属半湿润气候。秦岭北麓的干燥度除华山小于10外,基本上都大于10,秦岭南坡的干燥度基本上都小于10。?

以往的研究都认为近EW向秦岭是湿润气候与半湿润气候的分界线,但对于下列干燥度的分布却无法解释:离海位置相对更远的汉中干燥度小于10,是湿润气候,而位置偏东的安康、白河、商州、山?阳等地区干燥度大于10,是半湿润气候;离海位置相对更远的宝鸡干燥度小于1.5,位置更西更偏北的陇东、陕北南部干燥度都小于1.5,是半湿润气候,而渭南、潼关、三门峡、渑池等地区干燥度接近或大于1.5,是半干旱气候。而如果从秦岭构造结的X型现代构造地形来看,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影响陕西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东南暖湿气流首先遭受秦岭构造结东南翼东秦岭―大别构造段的抬升,在其迎风坡河南鲁山、栾川形成降水中心,接近1 000 mm;陕西东南部陕豫过渡的商洛等地区则由于山体相对西部较平缓且有低矮垭口,使得南北气?流易于交流而难以形成锋面,同时由于该地区是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中国华北反气旋下沉气流补偿区,所以形成秦岭主脊以南相对高温少雨区,年降水量不超过750 mm。暖湿气流翻越高大的秦岭山脉后,形成强烈气流下沉区,因而在渭南、潼关一带形成明显焚风效应,高温少雨。这股气流随同东来气流受关中北山阻碍,首先向新构造抬升较弱的关中西部移动,在宝鸡一带受秦岭构造结西北翼抬升的影响,其降水量远高于关中东部,年降水量701 mm。秦岭中西部的佛坪、宁陕、留坝、汉中等地区由于背依高大的秦岭构造结中心强烈隆起区,形成陕西一个较强的降水中心,年降水量约900 mm。青藏高原东侧两支西风气流附合,在低空形成准静止锋,多雨带沿邛崃山―龙门山东麓经北川、青川、广元进入陕甘南部,暖湿气流爬上秦岭构造结西南翼,雨量增加。因此,略阳、留坝等秦岭西部地区雨量较多,虽然在陕南偏西部位,但却比秦岭东部降水量大。陕西凤县及甘肃两当等地区由于处在秦岭构造结西南翼局地地形背风坡,并且处在青藏高原四周垂直环流下沉补偿区的少雨带边缘,所以降水量比其东面和南面相邻山区少。陕北南部北山一带是东南暖湿气流谐振的又一抬升区,但由于多低山且没有形成显著纬向阻挡,所以除在黄土高原南部形成一个半湿润区外,干燥度在总体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

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

秦岭以北是暖温带、中温带,以南是亚热带。秦岭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秦岭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以北河流较少,以南则水系比较密布。汛期多集中在雨水较多的夏季,秦岭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则没有。